這也是群臣如今不敢急著抨擊何曾的原因,真的有人謀反。
當初的夏侯玄李豐等人,可是比陶丘一之類的名聲要大,幾乎是士人的領袖,可就是因為謀反的名單裡有他們,就被處以極刑,甚至是以非常殘忍的方式來虐殺,可也沒有哪個大臣敢當面來跟司馬師求情的。
因為他們害怕跟謀反扯上關係,這是可以直接處死的重罪,甚至都不需要審。
鍾會越說越是激動,就在眾人都以為他要將矛頭對準何曾的時候,鍾會話鋒一轉。
“陛下,臣以為,這些事情會出現,原因在於教化不足,自從明帝之後,天下的教化就不曾被人提起,齊王只顧作樂,輕視了對天下人的教化,民間沒有聖人的學問,官吏們不明白仁政的根本”
鍾會一下子將話題扯到了教化和學問上。
這次,群臣緩過勁來,這是準備透過這件事來搞教化的事情?
他們可是知道,王昶的那七條政略。
鍾會卻忽然說道:“陛下,天下論藏書之多,莫猶如東觀,皇宮內藏著天下所有的奇書,這些都是珍寶,臣請陛下大開東觀,取珍寶散於天下,使天下人皆能受益,如此傳播聖人之道,使得天下大治”
鍾會再次給了群臣一個驚嚇。
在聽到這番話的時候,群臣第一個反應就是鍾會也跟著瘋了。
只聽說過皇帝收民間藏書的,沒聽說過民間收皇帝藏書的。
知識就是力量,是上升的階梯,各地的大族都將自家的書藏起來,就是門生也很難能看到,只能聽口述,在這種情況下,你讓皇帝將藏書拿出來分給天下大族??
你這是受寵太過,不打算活了嗎?
就在群臣錯愕的眼神裡,皇帝居然點起了頭來。
“鍾士季所言有理啊,朕聽聞,民間的藏書,不曾流通在地方上,聖人的道理,也因此沒能為眾人所知,民間多亂象,朝中更是如此!”
“這就是一切的根本原因啊!”
“不過,鍾卿啊,這天下極大,朕的藏書雖然多,但是要如何分散給全天下呢?”
鍾會回答道:“應當抄寫。”
兩人的交談,讓群臣都覺得懵,這是真的要放開書庫了嗎??
杜預及時開口,“陛下!臣有奏!”
“有名巧馬公,得一法,可令一人在一天內抄寫數千張”
他們三個就這麼旁若無人的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對著馬鈞一頓吹捧,隨即就決定在各州設立書館,將藏書分發到全天下各地。
到這個時候,群臣之中則是出現了不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