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陛下派人將諸多新工具送到淮南,讓我大範圍的運用,這才讓淮南的糧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等到明年,糧食產出定然會提升更多”
聽到這句話,幾個尚書眼前一亮。
“將軍治政有方,但是,這也是因為名巧的緣故,天下有馬公這樣的人,這才是秋後豐收的原因啊。”
他們彷彿給自己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毌丘儉也沒有再多說。
荀顗聽著眾人的言語,此刻也是忍不住了,開口說道:“將軍啊,能否請您在陛下面前進言勸諫一番,這何曾,欺人太甚已經到了不能不治的地步啊!”
毌丘儉平靜的說道:“我是外將,並不知道廟堂的事情。”
“何曾連尚書都敢抓,陛下又不聽我們的勸諫,倘若您不勸諫,我們連六部尚書都湊不齊了!”
毌丘儉有些意外,“抓尚書?”
廟堂的其他地方不好說,但是尚書檯的幾個尚書,那都是皇帝的嫡親心腹,何曾怎麼敢對他們動手呢?
荀顗緩緩說道:“禮部尚書裴秀,前幾天剛剛被何曾抓走”
毌丘儉皺起了眉頭,他知道荀顗為什麼會找自己了。
因為裴秀乃是毌丘儉所舉薦上來的。
“什麼罪行呢?”
“根本就沒有什麼罪行,就是因為前夜服散而晚去了朝議”
御史臺本來是隻有監察的權力,並沒有拿人的權力。
但是,何曾卻改變了這個模式,他在御史臺內設獄,這根本就不符合廟堂的政令,可上奏彈劾這件事的人都被何曾抓了起來。
魏晉的官員們散漫慣了,無法無天,自命不凡,在何曾的一次衝擊下,他們迅速找回了自我,變得清醒了起來。
沒有再敢來找何曾鬧事的。
何曾是真的會殺人的。
王戎被抓後,何曾上表彈劾王戎忤逆弒父,要求將他誅族。
王戎的父親死了。
原涼州刺史王渾的身體本來就不好,得知兒子的事情,突發疾病,在返回洛陽的途中病逝了。
就在眾人認為可以罷免王戎的罪行,讓他去看望其父親的時候,何曾卻上奏,認為王渾之死是因王戎,王戎的行為等同於弒父,應當按著弒父的罪行來治。
這讓群臣都是不可置信。
而王戎跟王祥同族,若是他被誅三族,將被涉及到的人會非常多,很多大族都與他們有著聯姻關係。
群臣無比的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