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邊,湯氏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去縣城,先到飄香樓去找掌櫃的。
他們依舊將馬車感到了飄香樓後門的巷子裡。
“這位小哥,煩勞你將你們家掌櫃的叫出來一下。”因為湯氏隨著丈夫來過幾次,飄香樓的活計倒是認得她。
那小夥計熱情地將院門開啟,“湯太太你們請進。”
自從湯明文中了秀才,福寧縣城的人就沒有幾個不認識他的。
自家掌櫃的可是說了,以後要是見了這秀才公,以及他的家人可得好好招待,這可是現成的人脈。
湯氏覺得今天這酒樓的活計怎麼這麼熱情。
這一次還是來縣城倒是隔了好長時間。
兄弟兩個顯然是對這種場面有些習慣了。
這些日子他們在福寧縣城遇到人基本上都是這種待遇。
閩地文風不勝。不如兩浙地和北直隸文風盛行,別說是秀才了,就是舉人在他們那裡都是不稀奇的。
不過在福寧,湯明文的這個秀才公可是極難得。
而且他們可是連林家都去拜訪過了,以後成就肯定不低。
沒有誰會那麼想不開去同他們家作對。
大家都想著能攀攀關係,說不定以後會大有用處。
只是湯氏還有些不習慣,村裡的人雖然也熱情,但大多都是有一種同喜的感覺,這裡的人熱情的讓人招架不住。
前頭的掌櫃聽了夥計的話,還有些不相信,怎麼今天是湯氏和他們家的兒子一起來的。
以往可都是湯氏和她的丈夫一起過來了。
而且讀書人不是一向不耐煩說這些銅臭之事麼?
掌櫃一邊想著,一邊問夥計,“你怎麼不請湯太太他們到前面來?”
這夥計還真是有些不懂事。
人家現在可不是一般的平民了,怎麼還和以前一樣對待他們。
要說審時度勢,還是這些商人們來得敏銳。
“湯太太,湯公子,裡面請,我們到樓上的包廂裡說話。”掌櫃地笑著將人迎著往二樓的包廂走。
掌櫃的邊說還回頭對夥計說,“去,給湯太太和湯公子們上一壺茶。再看著上些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