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比一天冷了。
豔陽高照的晴天,總是能在清晨的黑瓦上看見一層白色的霜花。
轉眼間就到了臘月,前些日子又賣了好幾批的地瓜條,湯氏夫婦的手上也有了些銀錢。
今天他們帶著今年的最後一批地瓜條到鎮上去賣,而且他們今天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就是到縣裡去置辦一些年貨,還有孩子們的衣裳。
這幾個月的時間湯月華又長高了許多,衣服的袖子已經短了一截,這些日子家裡忙著晾曬地瓜條,都沒有顧上孩子的事情。
湯月華和湯氏手上提著大大小小的包裹,裡面大部分都是湯月華這些日子炮製的藥,還有新研製的水粉。
重的東西則由湯月華的爹爹挑著,他們下了山路,過了渡頭,到了桃花鎮上就租了一輛板車,將東西推到福寧縣。
“阿月,累不累?你要不要上去坐一會兒?”陳念群怕閨女走得有些累。
“沒事,爹,我走得動。”
這些日子因為每日都要揹著書上山下山,她身體的耐受力已經強了很多,現在要是讓她負重跑步問題都不大。
“娘,要不你上去坐一會兒?”她將目光轉向湯氏。
湯氏聽見女兒的話,搖搖頭“我也走得動,這些路不算什麼,手上沒提著東西,他爹你要是累了,就換我推一會兒。”
一家人邊走邊說,趕在了吃午食前到了福寧縣。
一家人先將東西拉到飄香樓的後廚,裡面幹活的人看見了他們,就立馬找掌櫃的去了。
這些日子,陳念群不時地就會來送貨,加上掌櫃的也常常提起著一家子。
正在前頭招呼客人的掌櫃的聽到了夥計的稟告,招待好了客人,就往後廚去了。
“陳兄弟,今日怎麼你自己送來了?到時候我們會去取。”掌櫃的有些驚訝。
“掌櫃的,今日我們家到縣城來了,所以就帶過來,下一次你就不用夥計來取貨了。這次的地瓜條有些多,你收嗎?”陳念群看著自己板車上的東西。
“收,當然收,我們縣裡賣不掉的,我們可以運到隔壁縣去賣,你們家這幾批的地瓜條的成色相當好,客人們都喜歡。”
“太好了,掌故的你稱稱吧。”陳念群將板車上的兩大袋地瓜條取下來。
“王林,你去將稱拿來。”掌櫃叫廚房裡的夥計。
很快,那個叫王林的就拿了一把一人來高的大稱過來了。
湯月華看著自家爹爹用稱鉤掛住麻袋,扁擔穿過稱上的繩子,一人一邊將地瓜抬離地面。
“一百零三斤。”掌櫃撥動秤砣,看著秤桿有些往下了,看了上面的刻度,報了一個數字。
顯然他剛才的數讀的有些虛高了。
“掌櫃的,這兩個袋子是三斤,扣除以後就是一百斤。”陳念群報了一個數字。
掌櫃的示意夥計將東西抬下去,就拿了身上的錢袋拿了一兩銀子遞給陳念群。
“今年多虧了你們家的地瓜條,店裡的生意好了許多,你們家要是有什麼新鮮的吃食都可以拿來看看。”掌櫃的還不忘記交代一句。
他很期待這戶人家還能搗鼓出什麼新鮮的吃食來,今年就光光地瓜條就賣了好多錢,只是數量有些少,也不知道他們家願不願意將方子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