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月華一家人起了一個大早,此時湯明文和湯明武已經起床,他們此刻正拿著書本大聲第朗誦著,這是他們每日清晨必做的一件事情。
湯月華和父母,外帶一條小尾巴一家人到福寧縣的集市上買些過年要用的東西。
街上人來人往,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商品,還有一些賣吃的鋪子和攤子。
熙熙攘攘的街上充斥著叫賣聲,“餛飩喲,熱乎乎的餛飩喲。”
今天湯月華覺得自己的父母尤為高興,湯氏夫婦雖說不像一般的村民那樣缺錢,但是今年下半年家裡因為地瓜條的生意,家裡的收入多了不少,他們今天準備多置辦些東西。
小尾巴依舊緊緊地揪著湯月華的衣角,兩人的頭上都戴著冪籬,或許是因為有了冪籬的遮擋,路上的人沒有看到小孩奇特的髮色和麵容,今天小女孩自在不少。
“花生糖,洋麻糖,麥芽糖,薄荷糖,拔糖,軟糖,米糕,八果糕,快來看一看,瞧一瞧,灶神爺吃了直說好。”
糕點鋪子裡的老闆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熱情地叫賣。
鋪子前延伸出一排排的木板,上面都是一個個小格子,裡面放著各色各樣的糖,黑白分明的放著。
長條的拔糖,外面裹著白色的糯米粉,拔糖的主體是麥芽糖,最裡層是花生碎,捲成蚊香狀,放在一個圓形簸箕裡。
有那饞嘴的小孩,拉著自己的父親在糕點鋪子前留著口水不願意走。
“爹,爹,我想要吃拔糖。”小孩盯著簸箕裡的拔糖留著口水,邁不開腳。
有那家裡有些錢的家長就會停下來剪上一文或者兩文錢的拔糖。
若是那家裡沒錢的人家,通常小孩的母親就會出現,直接將孩子拉走,有哭了的小孩就哄著說,回家給你烘脆豆吃。
得了錢的老闆就會拿出剪子在長條的拔糖上剪下一小節的拔糖,用粗紙包了,“來,給你,好吃的拔糖喲。”
老闆在有人關顧的時候總會接著叫賣,好讓人知道他們家的好東西。
自己的父親見了都不由地意動了起來,糕點可是好東西,家裡往年只置辦其中的一兩種,今年陳念群打算給孩子們多多地做上一些。
“春香,我們先到糖鋪裡去買些白糖和冰糖回去,今年我們家也給孩子們做上一些洋麻糖,花生糖,讓孩子們餓的時候也可以填填肚子。”
看來錢包鼓起來真的會讓人的感覺變得不一樣,湯月華看著自己的父親母親正商量著買些什麼東西,一時間恨不得將所有餓東西都買回去。
“阿月,你看看想些什麼?一會兒到南門兜給你買些糖餅,也給小女娃買一些。”湯氏正和丈夫商量著,轉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
湯月華搖了搖頭,她其實並沒有那麼迷戀糖餅,只是每次去胡老家的時候不知道買些什麼,還有就是她其實就是好奇糖餅的滋味。
“爹爹,今年咱們家做些麥芽糖吧。”湯月華覺得麥芽糖倒是一個好東西。
“行,那我們一會兒再去買些麥子回去。”陳念群樂呵呵地說。
一家人去了成衣鋪子裡光了一圈,看了幾套衣服,自己的母親最終還是決定買些布料自己回去做。
“那些衣服穿起來不方便,還是娘給你們做哈。”湯氏覺得自己的手藝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