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很贊同蕭毅的想法,太后心思縝密,她的實力,如果真的想做,斷不會做的如此明顯,讓整個皇宮的人,都認為,是她親手加害。
莫說,當時這宮女是整個皇宮的重點物件,她是得了恩寵才有了當時的地位。眾所周知,她懷著的是一個皇子。母憑子貴,將來的皇宮必定是有她的一席之地的。害了她,等同於害了她的孩子,這是被楚帝完全不允許的。
觸碰這個雷池,簡直是最愚蠢魯莽的行為。非但不能像傳言中說的那樣,鞏固太后在宮中的地位,還會因此而被楚帝厭棄,徹底沒了翻身之日。
且當時,齊國和楚國之間的關係無比緊張,在那樣的情況下,當時的太后,少有差池,就會牽連自己的母族。
若小七是太后,定然會小心翼翼地照看那宮女的胎,保佑她平安生產,如此一來,還能得到一個賢良的名聲。
那宮女在宮中毫無根基,不似其他的妃子是有自己的母家支撐的,為了帶著兒子生存下去,她只能牢牢地靠著端太后和皇后這兩棵大樹。
端太后不如將宮女照看好,把她的孩子也照看好,這樣一來,平時多了宮女這個很乖順的助手,可以在楚帝的身邊多多說些好話,待宮女的孩子大之後,也可以成為自己未來孩子的助益。這豈不是更划算一些。
端太后彼時連孩子都沒有,怎麼可能心生妒忌,就去害死別人的孩子呢。
只是,流言永遠都是願意奔著人們希望的方向演變,大家只在乎,這個故事有沒有趣,根本不會有人在意,那到底是不是真的。
那嗜賭成性的‘舅父’聽信了別人的傳言,將這份假訊息告訴給了蕭城,滿心信任這唯一親人的蕭城,定然將舅父的話當成金科玉律。再加上宮中時常能聽到的傳言,蕭城必定是會中了別人的挑撥離間之計。
他三番五次針對蕭毅,也就可以解釋了。
當時,與那宮女前後生子的人,只有龐美人了。皇后將宮女照看得很好,又聽聞她懷的是皇子,比那宮女出身高不了多少的龐美人,定是覺得威脅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她出手的理由會更加充分一些。
拿捏住宮女的身世,再將宮女流產的事情,怪在端箬毓的身上,如此,龐美人可以是說是受益最大了。
那件事之後,宮女沒有流產,反而是她自己身死了。不過也沒關係,一個沒有母親的皇子,就是風雨中的浮萍,對龐美人這樣心思深沉的人來說,已經算不得什麼了。就算他最後被皇后收養,成了皇后的嫡子,那又如何呢?
蕭城的資質,註定了他不會有任何成就。即便得到了嫡子的身份,也不可能在未來的政場上掀起風浪。
眼看著蕭毅長起來,變得越發出息,也是時候翻出蕭城舅父這張王牌了。
只要她讓蕭城在宮中感覺到孤獨,感覺到,哪怕皇后成了自己的孃親,也還是不及親孃親,那麼,對於蕭城而言,他最在意的,就只能是真正的親情。
不管皇后對他怎麼好,蕭城都是體會不到真正的親情的,都是不及,這忽然出現在面前的舅舅,來的更讓他欣慰。
在蕭城的心底裡培養出這樣的情感,那麼,無需那位‘舅舅’做什麼,他的出現本身就是對蕭城最強的刺激。
當然了,這些都只是小七的猜測,是她對整個大楚皇宮的情形,以及她對龐美人和端箬毓的瞭解,推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