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的女官見了小七,並沒有著內監通傳,而是直接引著小七進了太后殿中。引領她的不是小宮女,而是太后宮中的一等女官,這已經是莫大的殊榮了,看著眼前女官畢恭畢敬的模樣,小七便知道,此番朱本被抓,著實讓太后對自己的態度大為改觀。
走進殿中,太后正在練習寫字,與平日裡不同,她沒有讓唸佛經的小宮女在旁伺候,而是隻留了曹探在身邊。
她用束袖捆綁著厚重的華服,束袖整齊地束在腰後,給了她很大的施展空間。太后、握筆的姿勢極其標準,落筆有神,在紙張上運動,宛若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太后是風雲榜上有名的詩聖,自小七見過太后時起,她便與佛經為伴,很少露出如此意氣風發的一面。若不是此番親眼所見,小七都差點忘了,她的這一層身份。
常人登上風雲榜,都是因為靈力,唯獨太后不同。
她的靈力不高,可以說剛過四品,但是她的詩句和文字卻有特殊的魅力。經過風雲堂的檢驗,發現她的詩文,靈力者在修習期間大聲朗讀,就能增加修為。看了她的字,修習也會變得更加順利。
人人都道,她已經將自己的靈石和詩文融會貫通了,才會有這般神奇的功效。小七還在王后的宮中伺候的時候,曾經研究過她的詩文,覺得並非如此。
太后的詩句,字裡行間,都帶著腔調,也就說在大聲朗讀她的詩句的時候,整個人的氣道是打通的,六脈是迴圈的,如此一來,真氣得以流通,自然修習得更加順暢了。
她的字型,亦採用了齊人特有的小字。
這種小字,正好長在了大部分人族的審美之上,嬌小而不霸道,筆力有餘而柔美上佳,看了之後,心情愉悅,得到的效果和朗誦她的詩文的時候,是一樣的。
抬頭見到小七跪在案桌之前,她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起來吧,小七啊,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
能抓到朱本,太后很是開心。
這還是第一次,小七看到太后的心情如此愉悅,連說話都是眉梢上挑,滿面的欣喜。
脫離了滿殿的佛音和那沉重的檀香,其實,太后也不過是一個三十出頭的女子罷了。在現代,這樣年紀的女子,相當一部分還未出嫁,還是父母口中的‘大孩子’。可是在端國,在太后身份的加持下,她儼然已經是宮人們心中的‘老人家’了,這強大的反差,讓她不得不變得成熟、威嚴。
抓到朱本,太后心中著實愉快,便也露出了天性,開心之情溢於言表了。
“太后娘娘謬讚了。”
小七跪在地上,並沒有起來:“此番抓捕到朱本,是戰將軍禹喜大人等一眾人的功勞,在這個過程中,青竹大人也受了傷。倘若沒有他們,奴婢是不可能有遇到朱本的機會的。奴婢實在不敢居功,只是在抓捕的過程中盡了綿薄之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