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光大亮,喬辰安才從床上爬起來,稍稍洗漱一番,便來到院落當中,隨意施展一套在大夏朝中流傳頗廣的養生拳法。
身隨心走,心隨意動,左右手虛抱成圓,形似猿猴躍空,手臂伸展,雙腿縱橫交錯,掌指翻轉,拳勢猛然一變,從極靜變為極動,雙手大開大合間帶起呼呼風聲,青衣鼓盪,一種特殊的神韻自然而然地從他身上逸散而出,彷彿百獸之王攝步林中,群獸無不驚懼。
一套拳法下來,喬辰安收功而立,昨夜的種種情緒已盡皆化作微塵,心中無喜無憂,風清雲淡,似與天地相合。
若有煩惱,若有哀愁,何不暫且將之當作一場不太美妙的夢?不如學莊子化蝶,乃得逍遙遊。
皇甫軒還在屋裡呼呼大睡,喬辰安並沒有去打擾他的清夢,而是從懷裡摸出一本有些發黃的《蜀山御劍訣》來,這本書是他從孫言的身上搜出來的,當時確實讓他驚喜不已,沒想到自己居然有這等福緣。
他所修《太乙金華大法》,已是道家一等法門,堪稱無可挑剔,但卻唯獨缺少足夠的對敵手段,得此御劍術,正好彌補了他的短板。
只不過孫言好像並非蜀山正式弟子,手中的御劍術只是殘篇,並沒有太多的高深御劍之法。
喬辰安卻並不感到惋惜,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此機緣已是天眷,還有什麼可奢求的呢?
他並沒有用伍秋月贈送的那柄小劍,小劍雖奇,畢竟殘缺,不太適用於練劍之用,而是用的孫言昨日使用的佩劍。
此劍乃是百鍊精鋼打造,鋒利無比,削鐵如泥,放到凡世可稱之為神兵。
現在想來,這孫言真可謂是自己的福星,不僅為自己送來功法,連帶著飛劍都一併送上,真是不折不扣的大“好人”。
若是讓孫言九泉之下知他所想,怕是會氣得化作厲鬼找他索命……
喬辰安持劍而立,目不斜視,身形挺拔如松,眼神決絕如隼,劍尖斜指地面,在這一刻,真如浪跡江湖的劍俠一般,把酒逍遙,行俠仗義。
窩囊廢不配當劍客,只有逢敵亮劍、敢做敢為的人才算是劍客;濫殺無辜的人不算是劍客,只有俠肝義膽、心存天下的人才算是劍客。
所謂劍客,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
這是何等的凜然,何等的決絕,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氣魄!
劍之俠者,為國為民;路遇不平,拔劍相助,正是: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喬辰安隨意耍了幾劍之後,便翻看起書中內容,御劍術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以氣御劍,化氣為劍”,“人劍合一,以意行劍”,以及最高層次的“化生靈寶,飛劍護主”。
此三層境界一層比一層要高深上十數倍,便是放在蜀山劍門當中,大多數的修士也不過是在第一層境界罷了,能夠修到第二層的人寥寥無幾,至於第三層境界,更是近乎虛無縹緲,無人能夠觸及到。
那一境界,已是近乎傳說。
喬辰安按照法門上所言,將長劍斜插於身前地面,意念集中,緊緊地盯著劍身,右手觸及劍柄,丹田內的靈力運轉而出,透過指尖溢入劍身之內,試著去操縱。
卻彷彿泥牛入海,好似憑空消失了般,喬辰安只好再度加大靈力的供給,這一次,劍身之上終於亮起點點微光,略略發出幾聲嗡鳴。
喬辰安見狀心中微喜,靈力噴薄而出,剎那間如同大江東去,湧入飛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