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學問有什麼用?”
劉表聽這個“九年義務教育”覺得名字怪怪的,他骨子裡是個實用主義者,首先問的是有什麼用……
“這課程其實包羅永珍,十分深奧,也很有用……譬如可以讓人飛上天,還可以製作一個銅皮筒,發射箭矢……這是聽說的!還有就是據說學得深了,可以做研究,鑽研出老師那樣的手段,可以制仙藥、釀神酒、培育好的種子等等……”
“就這?”
“就這!恩師說,學得深了,自己領悟了,世事洞明皆學問……孩兒覺得恩師說得對,剛去的時候上勞動課,孩兒很不適應,為了不丟您的面子,咬牙堅持下來了……慢慢就適應了……
恩師還做了憫農詩,大家一起探討了天下之根本……
孩兒終於明白了,天下之根本,其實在於一個字——“吃!”
天下人有飯吃,大家就好好過日子!天下人沒飯吃,就起來拿刀子搶飯吃,就造反,就天下大亂!
治世和亂世之間,並無多麼複雜的諸如天時地利人和等等關係,其實不外乎一個吃字,誰要是弄通了‘吃’,誰合該是天下聖主!”
劉表思索半天,暗暗搖了搖頭……
“你老師詩才不錯,現在他的詩,已經傳誦天下了……單論詩才,為父真的很佩服你老師!為父也是個讀書人,那樣的詩,半句也寫不出來啊……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何等的雄渾廣闊、氣象萬千、氣吞山河、氣鎮天下啊……
唉……當世無人啊!
你老師的這些詩一出,猶如陽光萬丈,其他人只能是螢火之輝了……”
劉表這是顧左右而言他,他不想和兒子談論天下之本,在於一個“吃”字這樣的問題,他覺得這個問題還得好好思索一下,看看王者榮用意何在,才能討論……
劉琦對於詩詞歌賦,屬於只會鼓掌叫好,不知其所以然的那種……
“好!恩師的詩,那當然是一絕……”
玩了他沒什麼好說了,劉表只好接著兒子的話,繼續說:“是啊,何止一個好字!北方曹孟德,雖然是個人品不好評論,但才情還是很好……據說你老師的詩傳到曹孟德耳中,他激動地發狂,急欲一見……
甚至聽說為此不惜與荊州開戰啊……
現在好了,曹孟德又多了一個藉口……劉玄德來了啊!他打著袁紹的旗號,來聯絡我啊,我只要接待,曹操就能立刻出兵……
你說你們每日學分析天下形勢,劉玄德這一來,為父該如何是好啊?”
山上也早已獲悉了這個訊息,劉琦自然也知道。
現在父親問起來,劉表自然張口就把山上討論的結果、其實也是恩師預測劉表會如何做的結果,說了出來:“父親,兒以為,父親該隆重迎接,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
“劉備帶著兵馬來的,屯兵何處?”
“新野!”
“為何是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