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啟高一> 第420章 大獲成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0章 大獲成功 (1 / 2)

《蝙蝠俠:開戰時刻》三天7140萬美元,還沒有美隊3週五一天取得的票房多,但是對DC、對華納來說,這是驚人的數字,尤其是週末三天票房逆跌的趨勢,彰顯了口碑爆炸的十足成色。

從上到下,不管是媒體還是觀眾,都盛讚導演張譚,為DC漫畫帶來了一部復興之作。

“這是DC宣佈歸來的第一部作品,我們後續還有更多的計劃,譚是天才,他改變了蝙蝠俠,而現在他正準備拍攝三部曲的剩下兩部。《開戰時刻》只是一個鋪墊,後續的兩部才是最蝙蝠俠最完美的表現!”

電影首週末表現結果出來,戈爾文第一時間如此對外宣稱。

三部曲的拍攝都是既定好的工作,早在張譚跑去拍《這個殺手不太冷》時候,華納兄弟這邊就已經在著手準備後續工作。DC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不論是質量和數量,都不比漫威漫畫差,對於漫改電影這一塊,華納兄弟可從未放棄過。

黑暗騎士三部曲就是重中之重,不過,張譚對後續兩部的執導,還是要看第一部的市場反應。如果撲了,那麼情況肯定會有不同;如果賺了,那麼張譚的個人導演費,將會是一個天價。

現在,《開戰時刻》的表現十分給力,導演合同自然開始簽訂。

休息了好一陣子的張譚,重新回到導演前線,以20%的全球分成、這樣一個天價導演費,執導三部曲的後續兩部。

“蝙蝠俠的後續兩部電影,將會套拍,目前第二部暫定名為《TheDarkKnight》,第三部暫定名《TheDarkKnightRises》,我之所以把Batman從電影名字中摘出去,是因為TDK更適合電影的主題。”

&nan更適合電影,因為電影中的Batman並不像一個超級英雄,而是行走在黑暗之中的騎士。

尤其是劇本中精心設計了黑暗騎士(蝙蝠俠)和光明騎士(丹特·哈維)兩個人的變化。

丹特·哈維是數十年來第一次與罪犯光明正大對抗的人,他是蝙蝠俠眼中哥譚市真正的希望,起行走在光明之中的騎士。然而丹特最終還是墮落了,蝙蝠俠為了哥譚市的希望不被打破,不得不背了丹特的鍋,成為黑暗中行走的騎士。

原版中諾蘭同時也是希望用TDK,來把電影擺脫出超級英雄的桎梏,現在張譚繼承了這個選擇,依然採用TDK命名。

當然,TDK名字僅限於歐美一些對蝙蝠俠熟悉的國家使用,不熟悉的國際及地區,翻譯的名稱各不相同。譬如中國內地的宣傳,翻譯出來的名字是《蝙蝠俠:黑暗騎士》和《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不提TDK的籌拍,且說正在上映的《開戰時刻》。

自北美首週末開畫成績超乎預期後,《開戰時刻》第二週上映規模擴大到全球三十二個國家及地區。

中國內地也在本週上映。

不過比起《駭客帝國》系列在內地的盛況,《開戰時刻》不論是熱度還是規模都遠遠不如,排片也是跟其它幾部大片焦灼爭奪,沒有壟斷的氣象。

在內地一個月上映期的總票房,未能衝到10億,止步9.75億人民幣,摺合1.4869億美元。

事實上受限制於DC漫畫這幾年的萎靡,除了北美之外,海外市場都沒有打出多麼驚豔的成績,中國內地將近1.5億是除北美之外,《開戰時刻》表現最好的票倉。

最終《開戰時刻》的海外總票房,一共取得了3.12億美元,其中近乎一半是中國市場貢獻,基本上靠的是張譚的號召力貢獻。

代理發行的中影集團做過一項調查,超過七成的中國觀眾,之所以進入影院觀看,是因為導演是張譚。

超過三成的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蝙蝠俠。

比起海外市場的艱難,在北美,《開戰時刻》當真是風騷霸氣,第二個週末再度以4560萬美元取得連冠,隨後一直以30%至40%左右的跌幅,上映了將近半年時間,取得了3.28億美元總票房。

北美市場的表現,比海外市場要高。

至此《蝙蝠俠:開戰時刻》以6.4億美元的全球總票房,IMDb評分8.6分,宣告了DC漫畫超級英雄電影的強勢復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