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來這裡拍恐怖片,多少讓好萊塢媒體有點看不上眼。
恐怖片等於血漿片等於B級片等於粗製濫造,這大概是大家的一個共識。
“譚張導演,你為何要選擇一部恐怖片,作為在好萊塢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有記者提問。
羅伯特代為回答:“我們還有一部科幻片計劃,但是譚張下半年有些私人的事情要處理,暫時沒有空出檔期,所以我們先計劃拍攝一部恐怖片。”
“譚導此前從未拍過恐怖片,這對你來說,難道不是一件很冒險的事嗎?”
張譚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然而並沒有,對我來說,不管什麼型別的電影,首先寫出一個精彩的劇本,那麼剩下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我從專業的電影學院畢業,對我來說,各種型別電影的拍攝技法,沒有什麼難度。”
這話說得有點裝逼,但換言之,這也是自信的表現,國外不講究謙虛這一套,有本事就是要裝逼。
“在恐怖片已經成為套路的當下,《電鋸驚魂》裡面,你會帶來屬於東方的恐怖元素嗎?”
“誰知道呢。”張譚不想劇透。
《芝加哥時報》的記者,很不屑的問:“《Sa》這個電影名字,是鋸子、鋸的意思,這是不是又是一個老套的殺人狂,拿著電鋸,瘋狂殺人的白痴遊戲?初來好萊塢,你是害怕自己沒辦法駕馭大場面電影,所以選擇這種不需要動腦的題材?”
張譚面無表情的回答:“讓你失望了,Sa這個名字,只是我隨口說出來的,至於電影的內容,我並不想現在就告訴你們。我只能透露,裡面沒有人拿著電鋸,那種老套路,請不要跟我的電影聯絡在一起。”
《舊金山紀事報》記者則提問:“你是一位天才導演,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經歷,但是你的導演風格,和其他的中國導演,截然不同,是什麼造成了你擁有現在這樣不同於一般人的風格?”
“原因有很多,我自己認為是時代的不同吧。”張譚想了想說,“因為我出生的時候,中國已經開始擺脫貧窮,與世界接軌,我的心態和想法更符合中國現在的年輕人,而之前的很多中國導演,時代的印記在他們身上印刻很深。”
這是張譚的真實感受,第五代導演也好,第六代導演也好,因為經歷過一些思潮的變化,導致他們的思想已經被根深蒂固的印下了時代的烙印,往往會不自覺就迎合這種烙印,顯得比較深沉。
所以中國電影在拿獎方面很牛逼,是歐洲三大獎的常客,經常有些人吹噓日、韓、印度電影有多麼牛逼,然而到了國際上,被中國電影甩不知道幾條街,這是事實。如果把臺彎的李安也算上,就更牛逼了。
只是中國電影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商業定位。
不能靠商業片輸出文化,只能靠文藝片拿獎,而且有些文藝片連自己人都嫌棄,這很無奈,也很捉急。
當然。
這種深奧的問題,跟張譚沒多少關係,他只想安安靜靜的裝好自己的逼,僅此而已。
新聞釋出會,在一個半小時的熱烈氛圍中結束了,而結束之後,張譚還有一個採訪要進行,是英國的著名電影月刊《帝國》雜誌,要對他做一個全面的專訪。
《帝國》是英國最受歡迎的電影雜誌,也是世界範圍影響力巨大的電影雜誌之一。
採訪並沒有什麼新鮮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