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亰政協會議,張譚參加的時候,只發言了一次。
提了一個《北亰應該舉辦屬於自己的國際電影節》的方案,這方案倒也不是瞎****扯的,而是張譚根據上輩子記憶中的北亰國際電影節想出來的。
國內目前欠缺有影響力的電影節。
不計算香巷和臺彎的話,大陸只有丄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稍微有點國際影響力,北亰大學生電影節在國內也算有名,此外的常春電影節在國內都沒什麼名氣。以前還有個株海電影節,後來停辦了。
作為人口超14億的大國,電影節如此寒酸,如何能夠配得上日益壯大的電影市場。作為未來要在市場大盤趕超美國的中國市場,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電影節,簡直就是寒酸到了極點。
須知美國幾乎大城市裡都有電影節,而且是各種分門別類的電影節。
聖丹斯電影節,這是美國本土、乃至全球最大的獨立電影節;紐約電影節,這是美國本土最古老、乃至世界最牛逼的藝術電影節;西南偏南大會,這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音樂電影節。
此外還有夏威夷電影節、奇幻電影節、舊金山電影節、好萊塢國際電影節、洛杉磯恐怖電影節、科羅拉多獨立精神電影節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電影節。
正是這些電影節,促進了好萊塢電影的繁榮發展,因為可以讓更多的電影藉助電影節得到曝光,從而發掘新人導演、撿起滄海遺珠、尋找型別佳片。
在好萊塢拍電影,不管好壞,起碼能夠參加大小几十個電影節。
但是在中國,每年拍幾百部電影,只有二十多部能進院線。更多的電影,只能在影展上露個面,一年也就那麼兩三個影展,參加完了就意味著電影已經沒有任何機會曝光了。
不是每個導演,都有張譚這麼大的名氣,讓市場趨之若鶩。
很多新人導演,都餓死在了處女作。
會議上。
關於張譚的提議,得到了不少委員的熱情探討。
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亰確實需要一個國際電影節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競爭對手丄海都有國際電影節了,北亰怎麼甘心空手。
不過在會議上,也沒能討論出三五六七來,籌辦電影節不是那麼簡單的。
有沒有一個龐大的市場支援,能不能吸引到國內外影片參展,能不能得到政府的支援,電影的主辦方和支出、收益如何平衡,這都是很棘手的問題。
走出會議大廳,張譚就被記者們給攔住了。
問了一大堆他的提案。
張譚一一應對。
會議雖然沒有結果,現實影響卻很大。
在隨後的網路觀察中,很多北亰市民,對北亰創辦電影節,都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北亰市常務副市長,還親自來找張譚,徵求張譚關於北亰創辦電影節的意見。廣電的電影局長,也在隨後聯絡了張譚,探討了一下北亰辦電影節的可行性。
或許是張譚的名人效應,或許是提案戳中了北亰市政府的G點,總之他的這個方案,得到了很大的關注,上上下下都對此表示了感興趣。
張譚同樣振奮。
有了廣電、北亰政府的跟進,北亰國際電影節的籌備,應該八九不離十了,第一次在政協會議提案,就得到確實可行的後續,這讓他有了巨大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