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拿不到明年再努力,我相信他的表演,是得到觀眾歡迎的,一個獎項那麼多人爭取,他可能還欠缺一點運氣。”
“馮大炮在你拍電影之前,認為石頭必然撲街,現在你拿到了最佳導演,馮大炮沒拿到,你最想對馮大炮說的一句話,會是什麼?”
張譚也不怕得罪人:“業內需要敢說話、說直話的導演,只是希望馮導以後不要這麼武斷。”
記者們眼睛亮了,張譚這話說的,很不客氣,只要稍加引導,就是一場炮戰。作家之王開炮國民導演,這仗要是打起來,報紙銷量至少得翻一倍,當下記者們繼續追著這個話題提問。
只是張譚雖然無所謂得罪不得罪誰,但打嘴炮也不是他喜歡的事,當然不會接記者的茬:“好了,今晚的採訪就到這裡吧,我還有事兒,要回去了。”
馬薇薇等助理,立刻上前將記者隔開,張譚抽身離開了中國劇院後臺。
今晚的作秀任務,畫上了句號。
……
翌日,關於北亰大學生電影節的報道,成為娛樂圈的熱門話題。
“《衝鋒號》電影節拿大獎,譚張榮膺最佳導演。”
“最受歡迎獎遇冷得獎非偶像,譚張打敗馮大炮拿走最佳導演。”
“開創不設編劇獎先例惹爭議,譚張表示講故事才是電影的首要根本。”
“最佳導演譚張欣賞最佳女演員苗秀,希望有機會能一起合作。”
“新人獎得主付成,哽咽感謝譚張提攜。”
“最佳導演張譚叮囑馮大炮,說話小心點別閃了舌頭。”
斬獲最佳導演的張譚,理所當然的謀殺了不少新聞版面,真真假假不一而足。而他開炮馮大炮,讓馮大炮說話別這麼武斷的話,也佔據了相當份量的篇幅。
被記者很是渲染一番。
然而後續並未發生記者們期待的雙方嘴炮開戰,張譚回去後就斷了與外界的聯絡,安心工作,馮大炮也沒有接記者的茬。
正主都退了,別人再起鬨也沒什麼效果。
只不過有家小報,也不知道是造謠還是虛構,報道說馮大炮在看到張譚讓他說話小心的新聞後,氣得把喝水的杯子給摔了。
幸好是鋼杯,沒摔碎,還能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