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默哀一秒鐘,徐文志又繼續與姚花興奮的討論劇情去了,他還沒徹底從看完電影的氛圍中掙扎出來。雖然沒有達成夢想中的全壘打,他卻並不覺得有多少難過,整個人都很輕鬆愉悅。
就像是蒸完桑拿出來,渾身舒暢。
這是《瘋狂的石頭》的效果。
……
如同徐文志是帶著挑刺的心態看電影,然後被征服。
更多的媒體也是這樣。
首映禮只邀請了那麼點媒體人過去,更多媒體人都沒被邀請,即便是華誼兄弟做公關,也會有大量的媒體記者,被忽略過去。這也是每次電影上映,總會有媒體捧和黑的原因,被公關了自然是捧,沒被公關的就實話實說了。
被華誼兄弟公關的媒體,早早就已經開始吹捧了,首映禮之後的今天,更是集中出現一大堆報道,把電影誇成一朵花。
那些沒被公關的記者們自然也要說話。
記者們沒有收到首映禮邀請,也沒人送禮,看電影還要自己買票,當然會有挑刺心態,要是不好看、不值票價,那必須得罵娘。結果看完電影出來後,這些記者,全都一個反應,興奮的捉筆開始構思報道。
“瘋狂的石頭,爆炸的感受。”——《羊城晚報》記者,遞交的稿子,是這個標題。
“國產電影迎來了曙光,《瘋狂的石頭》必將掀起瘋狂。”——《資訊時報》記者這樣寫。
“一部意料之內的小成本喜劇,一出喜出望外的瘋狂大戲。”——《江淮晨報》。
“讓人笑個不停的黑色幽默。”——《齊魯晚報》。
“潮水般的掌聲第一次為國產片響起。”——《魔都紀事報》。
“位於我市拍攝的《瘋狂的石頭》點映場場場爆滿,觀眾反響十分熱烈好評無數,或許會締造一個票房奇蹟。”——《山城日報》的記者很興奮。
《天府日報》娛樂縱橫專欄作者王輝雄更是放言:“我大膽的預計,《瘋狂的石頭》票房必將過億!”
2007年,中國電影市場,大盤有了一定的增長。破億票房的電影,上半年就已經出現了四部,但是令人無語的是,這四部破億票房電影,都是好萊塢進口大片。
5月上映的《蜘蛛人3》取得1.5億票房,6月上映的《索馬利亞海盜3:世界的盡頭》取得1.26億票房,7月上映的《變形金剛》更是豪取2.82億票房,剛剛過去的8月,《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又拿下1.45億票房。
這幾部好萊塢大片成功破億,還有幾部好萊塢大片,沒能破億,但票房也不低。
可以說,2007年的上半年,國產片全線潰敗,最高的一部國產片票房都沒有賣到2000萬。算上港臺的華語片,最高的也不過是一部港片《門徒》的6400萬。如果不是進口片有數量限制,國產片就徹底沒了生存土壤。
今年被寄予厚望的國產片,只剩下張譚的《瘋狂的石頭》和馮大炮的《衝鋒號》。
前者總投資才兩千多萬,宣傳成本就佔了一千五百多萬,當真是小成本製作。後者是真正的大片,投資超過一個億,將在最好的檔期賀歲檔上映。
成本不同,大家的預期票房也就不同,對《瘋狂的石頭》,外界普遍看來,能賣過5000萬就是成功,賣過8000萬就是大豐收了,破億的話,基本上不被看好。
一部五六百萬製作成本的喜劇電影,陣容雖然有明星但只是客串,整體寒酸,想要破億簡直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