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譚跟鮮鮮文化籤的合約,是銷售數字的百分之十三固定比為稿酬,拿兩萬五千本計算,一本一百六十元新臺幣,算個粗糙的匯率四比一,就是四十元一本。兩萬五的銷售數字,就是一百萬多的總營業額。
扣去工本費、運輸費、人力成本,以一百萬整數計算,百分之十三稿酬就是十三萬。臺彎的稿稅是20%,扣稅後,十萬元人民幣出頭。
好大一筆錢。
“那就借王主編你的吉言了。”張譚笑呵呵的回應,能賣出來這麼好的數字,他比誰都興奮,不過,矜持還是要有的,“繁體版賣得好的確可喜,但我最期待的是能出簡體版,咱們大陸才叫人多啊。”
“呵呵,你也不要對簡體版抱太大期望,現在看盜版的人太多了,看正版的並沒有多少。”
“這我知道,總之,正版讀者是要慢慢培養的,以後經濟條件好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支援正版的。而且,我出簡體版,還有個心思,總覺得不出簡體版,算不上是真的出書了,有點拿不出手。”
“哈哈,放心吧,《四大名捕震關東》繁體版賣得這麼好,肯定會有出版商跟進,幫你出簡體版。”
“借您吉言。”
結束通話電話,張譚順手從桌上拿起來繁體版的《四大名捕震關東》,有點微微不滿意。
儘管他給整部書,豐滿圓潤了許多額外的情節,但整個故事的整體情節還是太薄弱了一點,劇情的主線太單一,人物塑造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篇幅去一一贅述,感情戲更是幾近為零。當然,原著本身就很單薄。
真要寫得蕩氣迴腸、可歌可泣,那就不是《四大名捕震關東》了。
“也罷,練手的作品,不能要求更高。現在就看下一部《四大名捕會京師》的成績了,希望能一炮而紅,直接被改編成影視劇。”
兩天時間,一眨眼而過。
張譚喊上了湯童欣,一起去合淝市,同行的還有音樂老師朱雲飛。朱雲飛去市裡辦點事,同時也是指導張譚買手風琴。現在的張譚,已經把吉他練會了,準備再學學手風琴,看朱雲飛拉手風琴,感覺還蠻帥的。
逛了合淝整整一個下午,把比較繁華的街道都逛了個遍。
路過書刊報亭的時候,張譚特意進去找了找,還真找到了《今古傳奇·武俠版》,看著自己的小說,在報刊亭裡售賣,這種感覺十分正點。
“老闆,《今古傳奇·武俠版》賣得好不好啊?”湯童欣好奇地問。
“這個啊,挺不錯的,買得人很多。雖然是新出來的雜誌,但寫武俠小說的,就這一本,現在喜歡看武俠小說的學生很多,你們也是學生吧?買一本?好看得很。”
張譚擺擺手:“老闆你還是賣給別人吧,我就不看了。”
老闆還想推銷:“好看得很,看看不錯的,我這都賣了一百多本。”
“真不用了。”張譚笑著說。
老闆越是說好看,賣得好,他就越高興。當然,也就越矜持著不去買,好讓老闆多說說好話,特愛聽。
湯童欣不知道張譚的小九九,她有點兜不住底,沒忍住,說:“老闆,雜誌裡面的一篇武俠小說,就是他寫的哦。”
“啥?”老闆沒反應過來。
張譚擺擺手:“沒啥。”
同時拉住湯童欣,不讓她繼續顯擺了,趕緊離開。
大叔我其實是個低調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