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飛刀,例無虛發。”
這句中的臺詞,一時間成為了網上大火的熱詞。
張譚的,銷量中以《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為最,口碑也是這兩部比較突出,其次就是《逆水寒》、《會京師》、《鬥將軍》和《震關東》。四部四大名捕,雖然都算得上是經典,可惜差了《射鵰》、《神鵰》一籌。
主流的觀點,認為張譚繼續創作四大名捕,是一種倒退。
應該專心將“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發揚光大,讓譚式武俠成為武俠中的泰山北斗。
糾結於四大名捕,不是說這一系列不夠好看,而是沒有達到武俠的絕頂高度,頂多是堪堪超過張非凡、李鐵臂之流。系列中的巔峰之作《逆水寒》,也依然沒有達到絕頂高度,無法鎮壓一個時代。
用人大教授李啟儒的話說:“《射鵰》、《神鵰》都是能鎮壓新千年所有武俠創作的經典,能夠與早期經典相媲美,甚至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四大名捕距離開創時代的品質,還差了一些。”
西南大學教授韓雲波也是持這樣的觀點:“四大名捕戾氣太重,射鵰兩部堂皇大氣,前者是優秀足夠了,但不及後者有思想。我還是更加期待譚張創作射鵰三部曲的第三部,相信以他的成長,第三部肯定有更大的驚喜。”
帖吧一位網友的話比較簡單,但很能代表書迷的觀點:“四大名捕能讓人從頭爽到尾,但射鵰能反覆爽好幾次。”
所有人都在期待張譚延續射鵰的風格。
然而左等右等,並未等到第三部射鵰,而是等來了求新求變的《小李飛刀》。
這不是俠之大者的風格。
也不是四大名捕的風格。
武俠各個時期,也從未出現過這樣迥異風格的,獨特到無以言表的地步。沒有武俠一般性的套路,沒有主角光環的奇遇、得寶,也沒有各種神功。主角竟然是個四十歲的癆病鬼。
連老婆都讓給了別人,整日借酒澆愁。
任何一個武俠愛好者,都沒法想象,主角竟然會是這樣一個人。
這樣的人,一般不都是作為配角,幫助主角進步,或者成為主角墊腳石的存在嗎?誰願意看一個四十歲的大叔闖蕩武林?還TM的是個肺結核患者?
很多讀者在拿到手《小李飛刀》,翻開書頁,看到李尋歡出場時,往往想法很一致。
“其實第一次看到李尋歡外貌描寫我是拒絕的,因為,你不能寫個大叔,我就馬上看大叔。第一我不喜歡大叔,因為大叔這麼老了還怎麼能在武林瀟灑泡美眉,出場‘duang’一下,很老、很醜,這樣別人一定會瞧不起大叔,大叔若是吸引美女,就證明江湖那個是假的。”
然而,讀者們還是接受了《小李飛刀》,接受了李尋歡。
上冊的銷量,在沒有前作基礎下,竟然強勢崛起。
拿下當月暢銷圖書榜首。
驚掉一地眼珠。
“如詩般,書中的俠客有一種遼闊而倔強的孤獨,看了就難以忘記!”
“已經深深迷戀上了譚張,這樣的和意境,這樣的小李和阿飛,作者該是何等的超凡脫俗。”
“儘管我更喜歡射鵰,但不能否認小李飛刀,同樣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