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令張譚頗為不爽。
倒不是他不爽自己的歷史,事實上這也不是什麼黑歷史,反而更襯托他的不凡,他不爽的是,自己成為了《快樂女聲》炒作的道具。
關鍵是張譚還不好責怪對方,因為對方的確是在媒體報道後,第三次邀請了張譚。對方放出的訊息,也是“會邀請”而不是“已經邀請了”。
娛樂圈就是這個樣子,炒作很難避免,譬如為了炒《神鵰俠侶》的張大鬍子,可以說手段盡出,各方人馬都成了他的道具。
“媽的,雖然我明白這個道理,不爽就是不爽啊!”
張譚眼珠一轉,計上心頭:“薇薇,對外發表宣告,就這樣說:我已經明確拒絕了《快樂女聲》的邀請。第一,音樂是純粹的愛好,無意商業化包裝;第二,我只想專心做好幕後創作,無意參與娛樂節目。”
馬薇薇領命而去,很快就透過媒體發表了宣告。
宣告一出,網上輿論為之一清。
網友們紛紛留言,認為張譚是真正的醉心與音樂的藝術家。
張譚感覺自己的逼格,在宣告發出後,噌噌往上漲。
他追求的就是文藝範人生,但他本人其實還是個俗人,看不穿這個虛名。沒事就喜歡裝裝逼、刷刷逼格,這一次的刷逼格,張譚給自己點三十二個贊。
儘管不參加娛樂節目,損失大把的收入。
張譚並不很在乎,他本就不是那種,拼命賺錢的人,也不是很喜歡拋頭露面,做個公眾焦點人物。
享受到吹捧,然後瀟灑自在的生活,可以沒人當面認識他,但聽說他的名字,都會哇塞一聲。
那樣子就厲害了。
就好比李安這等人物,並不是大家都認識他,可能走在路上,你看他就是個普通人。但是一提到李安的名字,誰都會恍然大悟,露出尊敬的神情——這是奧斯卡級別的大導演。
“你知道我的名字就行了,不用知道我長什麼樣子。”
這才是張譚的心聲。
……
再火爆的新聞,也有時效性。
關於張譚的新聞,飛了幾天,隨即偃旗息鼓。
張譚的生活也繼續恢復到普通的日常中。
上課、寫、談戀愛。
然後看電影。
看很多電影、很多普通觀眾沒機會看到的電影。這些電影,有一些是外國片,國內沒有引進過,是北亰電影學院在自己的影院播放,或者教學。
另外一些,就是北亰大學生電影節的參展影片了。
這是電影學院學生的福利。
提前看到很多片子。
然後,悠哉悠哉的張譚,就接到了馬薇薇的通知:“老闆,香巷的徐文光導演,邀請你參加他的新片點映會,希望能和你一起聊聊武俠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