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寫出來。
按照他們的說法和推論,其實是對的,張譚如果真的是十幾歲的小屁孩,的確寫不出來這些。奈何老天爺幫他做了一次弊,三十多歲的大叔,帶著滿腦子的記憶,重活在了這個新世界。
正是明白自己並非媒體所吹捧的天才,張譚一直以來,很少對“代筆”這種說法,有任何的回應。
他的確是個俗人,享受別人對自己的吹捧。
但並沒有俗到家,一邊享受成果,一邊真把自己當成了無所不能的大文豪了,基本的廉恥他還是有所保留。
只不過張譚不說話,並不代表就是預設,自有有心人,深入挖掘,最終將真相抖露出來。
以前的報紙,已經三番五次的報道了張譚的家庭情況。
母親是地道的農民,父親也從糧站下崗,還有個姐姐考進了安醫大。得到張譚的稿費支援,家裡才勉強開了一個網咖,從此改善了生活條件。五服之內,基本都是普通人,最大官是公社退休幹部的爺爺。
這樣的家庭條件,根本沒法支撐張譚的炒作。
韓敬明之所以被人懷疑代筆,是因為他有個作家父親,張譚卻沒有,顯然也不會有誰,隨隨便便大街上看中了張譚,然後要為他量身炒作。
而且在媒體的不斷順藤摸瓜採訪下,張譚就是連五歲還尿過一次床都被曝光出來,當真是一清二白。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挑剔,別人都找不到他有人代筆的證據,只能接受他是天才這個事實。
只有少數人,還在孜孜不倦的把“代筆”進行到底。
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媒體報道中的張譚,想當然的認為,這是炒作,譬如之前發帖的樓主。然而《楊瀾訪談錄》,卻深深的破碎了這種說法,在電視上、鏡頭前侃侃而談的張譚,氣質出眾、口才了得,很容易就使人相信,他就是寫出這等的天才。
“樓主的確想多了,探長是天才,這一點,我們很早以前就相信了。他每次簽書會的時候,都會跟書迷互動,真的有才還是假的有才,一看便知。”又有網友如此回覆。
持路人態度的網友,也跟著回覆:“以前只是看書,不關心誰是作者,這次看《楊瀾訪談錄》,的確感覺這個譚張不錯,下一期希望能瞭解更多一點。”
希望瞭解更多一點。
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想法,很多看過了這期《楊瀾訪談錄》的觀眾,都在心裡冒出了這個想法。
張譚在專訪中,展現了自己的個性。
沒有年輕天才特有的恃才傲物、桀驁不馴、衝動偏執、自大狂妄等負面性格,只有溫潤如玉、穩重得體、成熟睿智,以及偶爾的幽默。這樣的性格,在成年人身上,不算什麼,但在半大小子身上,就顯得尤為吸引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