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譚的心態,正用一句得隴望蜀可以形容,借鑑經典正愉快,又想著檢驗真本事,要原創一些作品。這才有了幾篇短篇,另立筆名,計劃投給《武俠故事》這一番曲折。當然這只是張譚的一點心結,不妨礙他今後繼續借鑑下去。
有得借鑑不借鑑,非要自己搞原創,張譚不覺得自己會這麼有節操,或者說中二。
“我起個什麼筆名呢?”
糾結間,靈光一乍:“我風格比較像金庸,為人比較俗,就叫金俗吧。”
於是,一封署名為“金俗”的投稿信,寄去了鄭洲所在的《武俠故事》。
……
時間眨眼而過,進入了十一月份。
天氣轉涼。
馬路邊的楊樹,葉子已經泛黃斑駁,校園裡的幾株柳樹,早早就脫去一身綠色。《武俠故事》的編輯部有了回函,已經同意發表,給予千字八十的價格。價格張譚不在乎,只是轉告編輯部,幫忙收集讀者反饋。
而後,張譚就在同學們的吶喊聲中,沿著操場的跑道飛奔起來。
運動會,如期召開。
三天時間裡張譚不負眾望的再次取得了一千米、五千米冠軍,並破了五千米記錄。不過在四成一百米接力賽上折戟,隊友全都是戰五渣,甚至還在跑的時候摔了一跤……女生倒是很強,拿了很多專案的名次,不過有男生拖後腿,班級最終沒能取得好名次,排名靠後。
但,誰關心名次。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
飛過就好。
青春不在於獲得多少,而在於參與多少。
雙手插在兜裡,看著活力四射的高中學生,張譚覺得自己也被感染了,激情常在。
“年輕真好。”
————————————
說點什麼吧。
元旦這本書就上架了,現在求一點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