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知皇帝在想什麼,在場的各位都不說話了。
而楊韻則看出了司馬景文的心思,他是擔心司馬彥以擁立司馬承為帝號召宗室一同反對司馬景文。
於是楊韻道:“幾位大人,你們看,這司馬彥是何用意,是相約他們一同起兵,還是想擁立司馬承?”
幾個人聽了楊韻的話,也明白了皇上的心思,這事確實要弄清楚。
只聽楊韻繼續道:
“隨從起兵和被擁立為帝可不同,若司馬承只是隨從起兵,司馬彥必須有所承諾,可是她現在只是起兵,她的承諾就算兌現,也只要等謀反成功。
可如果司馬彥擁立司馬承為帝,則不同,這就變成司馬承為自己打天下了。”
“沒錯,娘娘所言極是,這其中的差別可是大得很呀。”說話的是王導。
聽了楊韻和王導的話,司馬景文連連點頭,向楊韻投來讚賞的目光:
“夫人所言極是,不過依我看,司馬彥未必願意擁立司馬承。”
說是司馬景文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首先司馬承是高祖皇帝(司馬懿)的弟弟司馬進的後人,譙剛王司馬遜次子,雖然位份極高,有些威望,卻屬於宗室旁支,在宗室中的號召力不強。
其次便是這輩份,那司馬彥便應稱其為一聲皇叔。司馬彥怎麼會擁立一個比自己位份還高,很難掌控之人呢。
王導聽聞也贊同道:
“陛下英明,以司馬彥和王興的性格,就算現在為了起兵擁立了司馬承,最後也未必會兌現承諾。”
聽了大家的話,裴興也豁然開朗:
“對對對,娘娘聰慧,陛下聖明,老臣佩服。但凡天下起兵,無外乎三種人,一種為是附庸,一種為反對,還有一種為觀望,而這觀望者佔之為最。
司馬彥之所以派人聯絡司馬承,無非是想借他的威名,籠絡湘湖,乃至江南的民心,只要能穩住司馬承,便穩住了江南的觀望者。”
裴興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竟有些喜色。
司馬景文點了點頭,表現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