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景文先是誇讚王導一番:丞相勞心了,朕已說過,王敦之罪,罪他一人,若清河公主與王興願同逆犯劃清界線,朕願保留其二人現有身份。
隨後又表示了清河公主,畢竟是大行皇帝之女,其公主府繼續保留,供奉不變。”
朝臣們又一陣山呼,他們覺得這個陛下確實是個明主。
司馬景文看著大臣們的態度,尤其那麼與王敦暗中交往的牆頭草,心中不由暗自苦笑。
隨後他話鋒一轉,提起了立太子一事。
”眾位愛卿,現在江南局勢尚不明朗,為安定天下,朕決定冊立皇太子,眾位以為朕的哪個皇兒更適合太子人選。”
聽到皇帝要立太子了,裴興和王導等人都露出了笑容。
立太子、安天下、乃正途,看來皇帝心中有數。
只不過該立哪個皇子呢?大家卻拿不定主意。
朝臣小聲議論著,畢竟司馬景文現在還沒有成年的皇子,皇長子司馬紹也不過十三歲,二皇子司馬衝十一歲。
這兩位皇子都是元敬皇后所生,可元敬皇后已經歿了。
如今正得寵的是三皇子之母鄭夫人,可三皇子年紀太小,不過週歲。
於禮於法當應立皇長子司馬紹,可若因此得罪鄭夫人,恐怕日後的日子也不好過。
於是大臣們都不敢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
“陛下心目中的皇太子人選是哪位皇子?”
裴興首先發問。
這個老狐狸,又在試探朕的心思。
司馬景文心中暗笑,可他仍然不動生色,想聽聽朝臣們的意見。
“太子是東宮儲君,是社稷的根本,歷朝都有因太子之位而引起皇室內亂,天下之爭。所以此番太子一經確立,如太子無大錯,當不予以再行廢立。”
司馬景文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他的前任也是一個例子,司馬炎二十六個兒子,偏偏立個傻子司馬衷,所以才導致後面的亂象,他也不願意因為自己一時的私心,而立了不合適的太子。
所以,楊韻的建議他才聽進去了。
“陛下,太子當立長立賢,皇長子為人敦厚,仁德,又與陛下從中原南下,一路跟著陛下經歷了更迭與動盪,臣以為他當能做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