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風華於晉> 第二七三章  張狂王敦  蜂目豺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七三章  張狂王敦  蜂目豺聲 (1 / 2)

王敦見司馬景文不顧他的反對,又有一些朝臣支援楊結可以楊氏身份光明正大的生活,他不由的怒上心頭。

甚至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面,當即給了皇帝臉色。

這讓司馬景文也不由的怒火中燒。

當初衛玠的事便是王敦和王導請的旨,只因為衛玠的母親是王敦的姑母,可是如今同樣的事情,他卻最為反對。

這就是王敦的為人,他自視甚高,雖胸有大志,卻為人傲慢冷酷、寡恩少義、狠絕殘忍。

有一件事可以說明,那就是著名的勸酒斬美人:

石崇每次請客飲酒,常讓美人斟酒勸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讓侍衛把美人殺掉。

一次,王敦、王導應邀去赴宴,王導不會喝酒,生怕美人死去,勉強讓自己喝,把自己喝得大醉。可是王敦,他原是個好酒這人,卻硬拗著偏就是不喝酒。

結果都已經殺死三個美人了,王敦的臉色還不變,王導卻就慌,他再也看不下去了,說都殺了三個人了,你快喝呀!

而這王敦卻說:他殺他自己家的美人,殺的又不是你家的美人,關你什麼事,你為什麼要把自己喝成那樣。

雖然同為兄弟,與王導的謙謙公子不同,王敦卻是蜂目豺聲。

所以有人見王敦如此,曾經預言王敦:蜂目已露,豺聲未振,若不噬人,亦當為人所食。後來證明此人果然有遠見,王敦果然多行殺戮。

下朝之後,王導趕緊追上王敦,向勸他道:

“兄長今日過於唐突,雖說陛下登基我們琅琊王氏確實起了重要的作用,可皇帝就是皇帝,這君臣有別,兄長怎可對陛下如此不敬?”

王敦聽王導在說自己,當即沉下來,憤憤說道:“世人皆說,王與馬共天下,既然如此,這天下是司馬家的,又為何為是我王家的,我為何要向他俯首稱臣?”

“兄長,此言差矣,兄長可知我琅琊王氏為何興盛幾百年,歷經數個朝代而至今不衰?”

王敦最煩有人跟他講道理了,他的火氣立即上來了,大聲訓斥王導:“你休要聒噪。”

說完便扶袖而去。

留下王導一個人搖著搖,訕訕的站在那,心中黯然:唉,如此下去,琅琊王必被他所拖累呀。

而司馬景文回到宮中,也是一肚子的氣,雖然楊結的事算是了了,但是王敦的態度讓他覺得楊韻的建議更是要事不宜遲。

於是楊韻派出鳳珠,告之龐清派人去尋找祖逖,如若有訊息,則請龐清與青鶻一同前去請祖逖。

事情進展的很順利,只用了月餘的時間,龐清便回覆了訊息。

同時不僅是青鶻去了,楊結與跟著去了,因為范陽祖氏曾經得過楊氏的恩惠,祖逖的祖父,便是楊氏的推薦,任了范陽的郡守,秩比兩千石,而他的叔伯也都做了不大不小的官,從此他家便成為北方有名的大族。

既然楊結已經可以正大光明的以楊氏身份活動,那由他去勸祖逖,可能會更適合。

於是楊結、青鶻、龐清帶上幾個人,便去了豫州,勸說祖逖南下。

很快青鶻、楊結便回來了,他們帶回了司馬景文期待的好訊息,祖逖同意南下,受司馬景文的招安,來晉廷做官。

其實像他這種世家大族出身的人,骨子裡便有門第的觀念,雖然祖逖是一個輕財生義,廣施恩信的人,甚至他聞雞起舞的故事也一直被人所稱道。

但是畢竟他的階級身份在那,祖逖的骨子裡便認為,乞活軍本質上與佔山為王草寇沒什麼區別,只是這亂世之中最沒有辦法的一個選擇,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只是百姓們的理想。

如今東晉朝廷向自己伸出了橄欖枝,又有楊結這個楊氏之後,他怎麼有能不動心呢?

於是雙方商定,祖逖帶著幾個人隨青鶻、楊結來江南見皇帝,他的兩千乞活軍先留在豫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