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法。”嵇恆輕語一聲,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先生為何發笑?”扶蘇好奇道。
嵇恆搖搖頭,淡淡道:“我笑的是始皇終究還是反應過來了,或者說終於再度下定了決心,大秦立國之後,始皇曾一度陷入到自我遲疑,態度反覆,繼而大政方面多有偏失,眼下重新定下神來,卻是殊為不易。”
“對於更法你其實當有所理解。”
“也的確是你猜測中的更法,便是《商鞅書》中的《更法篇》。”
“至於《商鞅書·更法》裡面的內容,你其實比我看的更多,我也就不多贅述了。”
“更法更法,重點在更!”
“何以更法?”
“便在於天下需要做出改變,所以才要順天應時進行變更。”
“如此回覆,你恐不甚理解。”
“也罷。”
“我便將此事拆開細說一番,簡單的引經據典,你其實並不太容易理解,我便以七國為例,為你拆解一二更法的重要及更法的意義,還有便是更法的必要性。”
“對於六國滅亡,天下大體有這幾種說法。”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還有說六國是亡於戰略失誤,認為六國為爭小利互相殘殺,致使秦國多去韓魏佔據中原腹心,使得六國沒有抗秦基礎而滅亡。”
“還有歸結於是六國沒有堅持蘇秦開創的合縱抗秦之道。”
“諸多說法,實則都是表層。”
“在我看來。”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而日後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內因才是各自覆滅的根本。”
“而‘變法’則是貫穿整個戰國時期。”
“也是六國滅亡之根本。”
扶蘇心神一凜。
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安靜等著嵇恆講解。
他知道。
嵇恆今日的這番見解,恐才是始皇傳回‘更法’二字的真正意圖。
他又豈敢生出半點疏忽怠慢?
嵇恆負手而立,淡淡道:“韓國盛於變法,同樣亡於變法。”
“韓國以忠直族群而聞名天下,卻又以術治亡國,實乃天下異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