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裡爬外,女生外嚮!”蔡合嘀咕了一句,伸手從茶葉盒裡取出一片茶葉,“牧原,你可知道一葉知秋嗎?”
“就是個成語嘛!”尹浩終於有了開口的機會,傻坐半天了,聽著幾人講來講去的,他是一個詞都沒聽明白,這都讓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了,“意思是從一片樹葉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來。比喻透過個別細微的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
牧原沒有開口,他覺得蔡合問出的這個問題絕非那麼簡單。
“那只是表面上的意思!”蔡合說,“不是從樹葉看出秋意,而是從樹葉中看到秋意!無因即無果,有果必有因!玄門占卜一道就是這個道理,因生則果生,因消則果亡,果是藏於因之中的!”
尹浩和龍靈兒徹底被蔡合說暈了,這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的,是在說繞口令嗎?
“你老的意思是樹葉並非因秋寒而落,而是秋就在樹葉之中嗎?”牧原不確定地問。
“孺子可教!”蔡合點點頭,“我要教給你的就是這個,不知道了這一點,你怎麼學會這手本事!”
蔡合說完,就把手中的茶葉放到了一個倒扣著的杯底上,嘴唇輕動,手指輕劃,三人只聽“咔嚓”一聲,那個杯子居然從杯底破裂了。
“一葉伏虎!”牧原吃驚地說道。
“這……這不是魔術?”尹浩驚詫地問。
“魔術?那你伸手過來試試看!”蔡合說道。
尹浩就把手伸了過去,蔡合重新拿起一片茶葉放到了尹浩的手心上,尹浩登時覺得手裡似乎握著一個重達千斤的東西一般,他的手被牢牢地壓在桌面上,已經是無法抽出了。
“這……這怎麼可能!”尹浩嚇得臉色煞白。
一瞬間,牧原就想到了《一悟十三篇》中的《器》篇:“器,容也。納之以物,成之以形;眾人以為大不可藏小,廣不可逆狹,高不可屈短,謬也。”
“想明白了?”看到牧原的神情變化,蔡合笑著問。
“明白了!”牧原點點頭,額頭上卻瞬間佈滿了細汗,渺渺汗霧在頭頂升起,“以前總認為一葉伏虎只不過是一種催眠術,今天才終於知道了其中的奧秘!”
“嗯,不錯,有此頓悟可謂是大才可用!”蔡合點點頭,提起茶壺滿滿地倒了一杯,送到唇邊時說道:“一茶一世界,一壺一乾坤!這就是我要教你的,一切皆有道!”
牧原站起身,衝蔡合深深一躬,說:“感謝老人家的教誨!”
每次住在山上,牧原經常聽師父離垢大師誦讀《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的一段: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
他原以為這是師父在參悟佛性,醒化佛心,沒想到其中還有這個意思,“一沙一世界,一洞一乾坤,煉而藏之,可矣。推之,天下萬物皆器也,以法練之,則可縮物利器,盡儲之。”一葉伏虎,其實就是一種能量上的轉移,以一葉為器,藏萬物於其中,就可以做到重如山、廣如海。
“回去好好參演一下《一悟十三篇》吧,這是你師公的畢生心血!”蔡合提醒說,“我給你的那本有師父和眾多前輩的參悟註解,雖然這不是什麼功法,但一切功法都源於此!”
“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領悟的!”牧原點點頭。
“還有,這株千年睡蓮我會帶回去!”蔡合說,“聚靈棺已經教給若樸看管了,你要是用就過來取,不用的話就還擱在這兒吧!”
牧原又是點頭,他明白蔡合的意思,現在靜河正四處追找聚靈棺呢,帶回去只會招惹不必要的麻煩,還不如暫存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