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蜀漢的復興> 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六章 無愧於曹姓(二) (1 / 2)

“鏗!”倚天劍脫鞘而出,噴薄出一聲龍吟:“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就在司馬昭和王元姬談論關彝之前的一個時辰,曹魏第四任皇帝,號稱“文同陳思、武類太祖”的曹髦,在自己的皇宮內召集起兩百餘人的僕童,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檄文。

“自高平陵之變以來,司馬昭父子三人,先後擅權十一年矣!十一年間,戕害忠臣,抑制言論,黨同伐異,妄意廢立。其罪莫大焉,實乃罄竹難書!近日,司馬昭又發動爪牙,意欲受封公爵!其謀朝篡位之心,昭然若揭!”

“朕!乃太祖武皇帝曾孫,曹家後裔。值此大魏生死存亡之際,朕唯有挺身而出,親自討伐權奸!此戰,朕無論成敗,唯求他日無愧見太祖武皇帝於地下!唯求無愧於曹氏之姓!”

“陛下,陛下,陛下萬萬不可啊。”曾經在洮水之戰中大敗於姜維之手的王經,現在是曹魏司隸校尉、尚書,這天晚上,朝廷的大臣中,只有他和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在宮中值班。曹髦搞出這麼大的陣仗,當然被驚動了。

“陛下,古時魯昭公因不能忍受季氏的專權,討伐失敗而出走,丟掉了國家,被天下人所恥笑。如今權柄掌握在司馬昭之手已經很久了,朝廷內以及四方之臣都為他效命而不顧逆順之理,也不是一天了。而且宮中宿衛空缺,兵力十分弱小,陛下憑藉什麼?而您一旦這樣做,不是想要除去疾病卻反而使病更厲害了嗎?禍患恐怕難以預測,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尚書請起,朕意已絕,勿復多言!”曹髦說完這句話,就扔掉了手裡的檄文,進宮去向郭太后辭行了。

看著曹髦的身影漸漸遠去,王沈、王業互相對視一眼,齊齊跨出一步:“彥緯,我等快去向大將軍稟報吧?”

“是何言也!”王經聽到二位的提議一瞬間睚眥欲裂:“我等身為魏臣,值此陛下御駕親征之際,沒有勇氣去追隨也就罷了。怎麼能背身賣主,向司馬昭出首陛下之謀呢!”

王沈、王業滿臉通紅的朝著王經深深一鞠躬:“彥緯高義,我等拜服。但實在不忍家中一門老小因為我等而被滿門抄斬。故而不得不賣主求生了。彥緯還是和我們一起去吧!”

聽完二王的話,王經腳步一陣虛晃——司馬家的殘忍已經是無需再做證明了:十一年裡,已經有太多司馬家的政敵被夷滅三族。滾滾人頭已經嚇得曹魏的大臣們遍體生寒。但王經稍稍動搖了一會後立刻堅定了起來:“經本農家子,經孝侯(崔琰之弟崔林)舉薦為朝廷所用。出仕大魏二十年,雖有洮水之敗,但仍得朝廷重用。今司馬昭篡逆之心人所共知。若大魏將亡,當有陪葬之臣。經覥顏居之!”

王沈、王業對視一眼,雙雙跪下朝著王經大禮參拜:“彥緯保重!”

與此同時,深宮之中,郭太后看著穿上了戰甲的曹髦已是淚眼婆娑。

“自明皇帝大行以來,哀家親眼看見昭伯(前曹魏大將軍曹爽)被滿門抄斬,眼睜睜看著蘭卿(齊王曹芳)被廢……可恨那司馬家,每次做了這些事情,還要逼著哀家用印,用哀家的口氣大罵昭伯、蘭卿……陛下乃是我曹氏年輕一代中才華武藝最為上乘之人,當年是哀家堅持才讓司馬師立你為帝。就是想著有朝一日你能再興曹家……可陛下為何如此操切?若是陛下有個三長兩短,則哀家又要被司馬家逼著痛罵陛下外,曹家也再無復興之可能。陛下為何不能三思而後行?”

“太后!今日之大魏,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司馬昭已經逼迫兒臣封他公爵,下一步就是王爵,再下一步呢?兒臣是寧死也不願做漢獻帝的!太祖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才打下我大魏的江山。若是真的要滅亡,也該有個皇帝為他殉葬!兒臣已經想過了,這一次出兵,雖說希望極小,但未必沒有成功的可能。若是失敗了,兒臣必然難保性命,但司馬家的篡逆之路必然會被延後數年。數年之間,但願我曹家再有英豪挺身而出!太后,兒臣就算是死,也不是死得毫無意義。兒臣是為了給我大魏再爭取幾年的時間啊!”

“哎~~~陛下已經想到了這個份上,哀家還有什麼說的呢?去吧,拿著太祖留下的倚天劍,讓他飽飲權奸的鮮血!”

“喏!太后保重!”

……

與此同時,接到訊息的司馬昭已經是遍體生寒,渾身戰慄不止:“曹髦,居然敢如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