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長元,汝不要鬧了!”果然,諸葛思遠被打了臉,這會說話的語氣很不爽了。
“馬幼常去世的時候,吾只有兩歲。”痕跡非常明顯的為自己辯白了一句:“既然如此,就按關子豐的意思,遷馬改之為涪陵郡從事,年俸兩百石。如何?”
“善。”“善。”
“嗯,接下來說關子豐這份報告的第二條。涪陵郡民窮田瘠,不能供養較多數量的郡兵。因此這傢伙提議,暫時由關、張、趙、孫、簡五家每年各出一萬錢、一千石糧食供養郡兵。待得涪陵郡的糧食能夠自給後停止……”
“嘶~~~這關子豐想幹嘛?把朝廷的郡兵當私兵養?他想造反麼?”首先被嚇住的是張紹,沒得辦法,這四位副總理裡面,就他的兒子參與其中。
可以說,蜀漢政權對國內的軍隊掌控是非常有力的。漢中、永安、南中、羽林四大軍團,其軍事長官說調就調,說換就換。完全杜絕了東漢末年各地官員擁兵自重的局面。即便是蜀漢最精銳的機動兵團十多年來一直掌握在姜維的手裡,但朝廷真要下定了決心拿掉姜維,姜維再不情願也是無法反抗的。
所以關儀的這封報告,確實讓尚書檯的人為難。雖然大家都清楚這貧弱的涪陵郡就算造反也翻不起什麼花來,但是這樣公然的提出私人出資給國家養軍,還是壞了蜀漢的規矩。
“我的意思,這完全是這群公子哥無法無天慣了,根本不清楚朝廷法度的亂來。要說有什麼不良的心思,我倒是不信的。關家、張家、趙家、孫家、簡家,那都是元從啊。”
“那就回復吧。不準!”
“善。”
“嗯,繼續往下走。除惡水令?採集蕨根令?這兩道令倒是很不錯。仲興,記錄一下,若是關子豐的這兩道令在涪陵郡能取得一定成效,我等完全可以在大漢境內推廣。”
“諾!”
“嗯,還有一條令,捕獵猛獸令?荒唐!春季怎麼能去捕殺野獸呢?那不是一屍兩命、三命嘛。這也太有傷天和了!還有,這關子豐堂堂一郡之守,怎麼能親自去擔任什麼捕獵大隊長?”
(關儀:大公子,你這種一天到晚在CD坐辦公室的公子哥懂個屁!老子這裡的老百姓被禍害得慘啊!你們這些S母B!我呸!)
“呵呵,思遠,汝還不知道?這群公子哥好不容易出了CD,還不興人家玩玩遊獵嗎?”
“哼!到底是好逸惡勞不改。哎,算了,對這群傢伙還是多鼓勵為主吧。這種具體的郡務,又沒有牽扯到大漢法令,就不管了。”
“善。”
“嗯,關子豐的報告講完了,接下來是哪個郡的報告需要咱們四人一起參詳的?”
“嗯,倒不是哪個郡的。而是大將軍姜維又發了奏章,要求朝廷撥五十萬石糧食,兩千萬錢給他。”
“混賬!這姜伯約年年北伐,可是除了損兵折將,毫無收益。我諸葛瞻可不是陳奉宗……”
正當諸葛瞻大罵姜維,表現自己雖然作為荊州派領袖,但一樣知道益州連年征戰,百姓困苦的時候。一個身穿皂衣的下級官吏匆匆跑了進來:“啟稟諸位僕射,偽魏的都督揚州諸軍事、徵東大將軍諸葛誕起兵反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