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後金大汗皇太極不無興奮地道:“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的後金,已完全統一,政通人和,農業發展,糧食基本上能夠自給。
一向依附於明朝的朝鮮,繼與我簽訂《江都和約》後,又在我大軍威懾下,稱臣納貢,允諾與明朝斷絕往來,並將王子送來瀋陽作為人質。
對蒙古,則採取“懾之以兵,懷之以德”的政策,科爾沁、喀喇沁等部歸附後,經過幾次征戰,統一了漠南蒙古,俘獲林丹汗子額哲及其部眾一千餘戶,額哲還進獻了傳國玉璽。”
說著,自得地看了看各旗旗主、貝勒、王爺及諸大臣。
眾人待要恭維,皇太極已擺了擺手,示意眾人不要說話,接著道:“或許正因為這些成績,父汗昨夜突然託夢給我,說你去年把族名由女真改為滿洲,改得好啊,一個民族,名字不僅要叫著響亮,更得名符其實。
我問父汗,到了今天這一步,日後該怎麼做?父汗說,做人當進取,你不僅要做滿洲的大汗,還要做蒙古人、漢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
我大驚,問父汗,那樣的話,我豈不是要跟明朝的小皇上那樣做皇上?父汗說,對啊,不然,你這所有人的大汗怎麼做?
我又問,既如此,便該有個名字,叫什麼好呢?父汗說,我早年逃難時騎著一匹大青馬,慌急趕路,馬被累死了,曾承諾將來得了天下國號叫大清,便叫大清吧。”
“女真改滿洲,說什麼叫著響亮,還名符其實,不過怕因為過去的仇恨刺激漢人影響他的政策罷了。
父汗託夢?更是莫須有,不過是他即皇帝位的託詞。管他呢,反正他是大汗,稱大汗還是稱皇上,都是他的事。”
暗自想著,待其講完,眾人稍頓了頓,紛紛跪倒磕頭,嘴裡高叫著:“皇上,萬歲!萬歲,皇上!”
這一幕,皇太極早有所料,也期待已久,但他在想:“到了今天,稱汗稱帝已完全由咱說了算,但凡事講究個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咱不僅要名正言順地做皇上,還要讓他們心服口服。”
想著,任由他們呼喊,待他們呼喊畢,轉向范文程道:“不知範章京是啥看法?”
他的主意多來自於范文程,范文程自是懂他的心思,忙上前道:“自古帝王都講究文治武功,這些年來,大汗,不,應該稱皇上了,革除弊政、調劑滿漢,南面獨坐、完善體制,造紅衣炮、建立重軍。這算是文治吧。
武功方面,向東出兵、兩徵朝鮮,北向用兵、徵撫索倫,向西用兵、三徵蒙古,向南用兵、多有斬獲。
這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皇上知人善任、豁達大度、高瞻遠矚、明斷果決,自唐太宗以後,歷朝帝皇沒有幾個能及得上。
還有,正如皇上所言,人當進取,後金更不該停步,既然各旗旗主、貝勒、王爺及諸大臣已喊出了‘皇上萬歲’,這說明大汗即皇帝位已是眾望所歸。
因此,臣建議皇上順應民意,從速即皇帝位,率領我等臣民圖建大業。”
說罷,再次跪倒磕頭,嘴裡喊道:“臣叩見皇上,願皇上萬歲,萬萬歲。”
其他人見了,忙也跟著學,一齊喊叫,端的是驚天動地。
雖早有圖謀,圖謀終於變成現實,皇太極還是大喜,待山呼畢,努力地讓自己平靜地道:“好,朕就依範愛卿之言,順應民意,即皇帝位,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