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楊嗣昌也沒有讓朕失望,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海關、永(平府等處地方提督軍務時,他整飭防務,修築山海關兩翼城;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鎮總督時,六次上疏陳述邊事,主張開礦招工以瓦解亂黨,多所規劃。”
說著,崇禎頓了頓,接著道:“朕以為其才可用哪,可是,朝臣們為什麼偏要反對?哼,我看純粹是居心不良!什麼是敵人?不僅有通奴和流寇,還有阻止朕正確決定的人。”
“他居然把不同意見者列為了敵人,唉……”暗想著,王承恩額頭上已然冒了汗,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說。
趕巧這時,一小太監興沖沖地進來,道:“啟稟皇上,大喜了。”
崇禎道:“朕這個時候還會有喜事?你等也不必變著法子哄朕高興,有啥事就說吧。”
這小太監聞言,不敢再張揚,老老實實地道:“陝西巡撫孫傳庭於子午道抓住了流寇之首髙迎祥,現已押解進京,請皇上定奪。”
崇禎道:“這果是件好事,孫傳庭曾快馬上報過,朕命令他能用則用,不能用則押解京城。
現既已押解到京,說明這個髙迎祥頑固不化,留著也沒多大用處,就凌遲處死吧,殺他一千五百六十刀,再大肆宣揚,以警示其他的賊寇。”
正欲有所作為時,父親楊鶴於袁州去世,楊嗣昌回家丁憂,一年後又遭繼母丁氏之喪。
擺脫了官場上的俗務,楊嗣昌更能靜下心來思考,竟是大有所獲。
這日,正興奮,崇禎奪情的聖旨到了。
“這可是少有的禮遇哪!皇上給了咱如此高的禮遇,咱可不能負了皇上。可惜了,咱的方略還不夠成熟。
對了,咱不妨上疏請辭,一來爭取時間,完善咱的方略,二來也能堵堵那些反對咱起復的那些朝臣們的嘴。”
拿定了主意,楊嗣昌忙去寫了奏疏,命快馬上奏,自己則徑去地圖前做功課。
未幾日,崇禎即批了不準。
楊嗣昌心裡極為感動,但主意既定,又連上兩疏,仍未獲準。
這期間,楊嗣昌不敢稍有懈怠,夜以繼日精心研究,方略已成。再三看過,竟再無瑕疵。
這時,一家奴匆匆進來,把清兵劫掠京畿和孫傳庭俘獲髙迎祥的事兒一五一十地講了。
楊嗣昌道:“速去準備,老爺必須得進京了。”
這家奴道:“皇上又降旨相催了?”
楊嗣昌道:“還沒有,不過快了,我料定,皇上給我規定的進京日期,不會晚於三月底。”
話音剛落,驀然聽得門外一聲太監的尖叫:“聖旨到——楊嗣昌從速接旨——”
楊嗣昌不敢怠慢,忙迎出來,跪倒在地道:“臣楊嗣昌恭迎聖旨。”
這太監拿腔拿調地宣罷聖旨,交給楊嗣昌拿去供了,而後才又道:“皇上還說了,爾乃朕之臣,該當聽從朕之排程,務於三月底前,進京面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