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LM省這邊的燃煤廢氣轉化工作試執行結束,八港鄉的大型太陽能發電廠也建起來了。
於是,濱海市的幾家歷史悠久的燃煤發電廠被市政府迅速整合,老舊的高爐一律淘汰,騰出一些地皮,再興建相應的建材市場。
這是瞅準了新農區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建材,想趁機擴大內需。
王漢對此自無異議,不過新婚後的姚思真倒是找上了他:“你現在都成半個物理和化學專家了,有沒有把握能提高蓄電池的反應速度和儲存能力?”
王漢愕然。
電,是個好東西,環保。
但電力,礙於技術水平,目前在爆發力上,遠遠比不上自然的火。
煤氣灶的火力就是比電炒鍋要大。
燒油的汽車跑得就是比耗電的汽車要快。
而且那電動汽車,充電的時間也著實太慢。
當然,現在國家應該不缺石油了,對電力的需求也就不那麼緊迫了,但是在姚思真而言,他還是想搞起一家高科技的蓄電池,以儘可能地減少大氣層汙染。
“想法是好,可惜目前真不行。’王漢坦然告知:“我學識有限。”
太陽能、石油、燃煤廢氣轉化,已經將王漢肚子裡的東西掏了個空。
越是對物理、化學深入瞭解,王漢越是對蓄電池這門技術沒底。
而且他也不打算一個人幹完所有的活。
咱現在還正是享受愛情,享受天倫的時候。
咱不要繼續當閉門的苦逼科學研究者。
明白姚思真想要快速出政績的心情,但王漢還是認真地勸他:“你從鄉長到區長,步子已經邁得很快,現在首先要穩。等什麼時候新農區真正變成城市了,你再搞下一步。蓄電池現在不是我們能碰的。”
“為什麼?同樣都是蓄,太陽能也是蓄,電池也是蓄啊,應該有相通之處。”姚思真不解地道。
王漢翻白眼:“太陽能那是光能,是自然能。電池的蓄,是一種化學反應,是人工形成,會受到外力干擾,會有衰減,明白?等你孩子出世了,或許,會有真正的天才想出解決蓄電池的問題。但,絕對不要是我。”
“我那朋友,他如果研究出什麼,願意給我,那我肯定高高興興地接受。但如果他沒有,我不會去問。哎,他已經有太多太多想研究的東西,我們不要給他增加負擔。”
等搞定姚思真,王漢也跟俞長春和姚秋言交了底,至少一兩年內,不要再拿能源的事情煩自己。
我已經搞出了高轉化率的太陽能、高利用率的石油能,以及能夠互相轉化的煤能,那是不是能給我放個大假啊!
朱伯伯和於伯伯聽到這話,也樂了。
“畢竟還是個年輕人,也是要娛樂的。就不要再催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