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下一刻,許道就在心中否決了這個想法。
真龍者,乃是金丹之上,相當於修成了元嬰的真人鬼仙,而整個吳國,按照他打聽得知的並沒有一個明面上存在的元嬰真人。
即便是許道企圖拜入進去的洱海道宮,其雖然是元嬰真人留下的道脈,甚至還有仙園存在,但是門內也只是有金丹大道士,修為最高者最近幾年才傳聞有機率破丹生嬰,並非真個是元嬰境界。
而此洱海道宮,威壓整個吳國,若是吳國國都中有真龍存在,那麼應當是反過來才對。
打量著浮沉在吳都上空的巨物,許道眼睛微眯,更加來了興趣:“如此龐然巨物,身子恐有幾千、近萬丈長,也不可能是金丹級別的蛟龍。”
話說他所採靈根的蜃蛟便是一頭蛟龍,但是通體也才三四百丈長,這還已經是託了其身為妖精的福,身形巨大,遠超道人和道人所化的妖體。
細細尋思著,許道想起一些道書雜談當中所述的,腦中繼而浮現出一詞彙:“是龍脈麼?”
此龍脈非彼龍脈,不是他種在肉身當中的龍血靈根,而是國家靈氣、生民氣運所凝結,可辟易妖邪,鎮守國都,近似於法器、陣法等物生出了靈慧。
好比舍詔先人佈置下的手段,舍山當中的靈脈若是生出了靈智,便是貨真價實的“龍脈”了,能護著舍詔族人,使之得到大好處。
“如此看來,這吳都頂上的巨物並非是活物,而應當是由吳都的靈脈滋養得出,被高人點化成形體,用以鎮壓吳國的氣運。”
許道心中想到,“難怪天下鬼魅繁多,妖獸滋生,但吳國境內尚且安好,不曾民不聊生,且越接近吳國國都,凡夫俗子便愈加的安居樂業。”
此種原因並非只是因為吳國存在蕩妖司和大小道門,有道人們除妖,更是因為有著龍脈的影響和庇護。
按照某些道書上記載的,龍脈不僅可以固守一地,鎮壓妖邪,還能被大軍請出,隨大軍征伐四方,蕩妖除魔。
一些朝廷中的官僚吏員,縱使手無縛雞之力,也還可以得到龍氣的庇護,使之免受妖鬼的侵蝕和傷害,如此才維護了吳國的運轉。
琢磨著這些,許道心中的頓時瞭然。
他意識這龍脈實質上是一件有利於維護吳國統治的物件,似法器、似陣法、還似傳聞中庇護一方的神祇,由萬民的供養。
當然了,除了以上好處之外,龍脈自然還有其他的妙處,但這些就不是許道清楚的了,他只是從幾本道書上面看過一點,並非真正的研究過。
並且此等國之重器,擁有者也會封鎖秘密,不會讓太多人知曉其中的妙處。
許道站在車架上打量著吳都上空的巨物,旁邊的蘇玖三人雖然也是修行中人,但他們都對上空的巨物視若無睹,反而還很詫異許道在幹什麼。
蘇玖遲疑的出聲:“老爺、可是有什麼危險?”旁邊的陳挽、刀客同樣是有些緊張。
“看不見?”許道收回目光,掃了幾人一眼,略微詫異。
但他環視周圍,發現馳道上面來來往往的行人,也都是一副沒有看見吳都龍脈的樣子。
其心中猜想到:“應是龍氣、龍脈並非是任何人都可以發現,恐怕只有築基或專門修行了目術的道人才能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