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媽!
真香!
這是秦澤鏡在聽完黑哥科普後的第一反應。
戰術分析師源於足球,主要統計球員的跑動情況、控球率、傳球成功率等資料,為教練提供戰術制定依據。
後來由於其在比賽中的巨大作用,被籃球和橄欖球等行業先後引入,甚至連電競圈也有戰術分析師的身影。
拳擊界也一樣。
雙方的體重、身高、臂展、拳重、拳速,每回合以及整場比賽中雙方的出拳數、命中率、格擋率、閃避率。
以及對手用什麼抱架、是不是左利手、擅攻還是擅守、有沒有明顯的缺點、出重拳時習慣的前置動作等等。
這些資料綜合起來,有經驗的戰術分析師和教練就能有針對性的制定下一場比賽的戰術,為拳手增加勝率。
比如「犀牛」。
他的爆冷雖然有體重因素,但如果沒有合適的戰術,而是仗著血厚攻高跟黑哥對壘,以他的反應,早躺了。
黑哥之所以推薦他,也是看中了這一點。
畢竟只有最優秀的戰術分析師和教練,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資訊蒐集分析、戰術制定等一系列工作。
但在拳擊界,這一職業並不普及。
因為足球、籃球、橄欖球等等都是少則三五人、多則十幾人的團隊競技,背後投資人是資金雄厚的俱樂部。
而拳擊卻是徹徹底底的個人競技,大部分職業拳擊手連自己都養不活,教練都請不起,哪還有錢請分析師?
所以在拳擊界,戰術分析師是隻屬於小部分人的專屬。
比如拳王!
曼尼.帕奎奧的團隊裡就有戰術分析師,黑哥是帕奎奧的陪練,兩者經常配合,所以他對這一職業也有了解。
“抱歉。”
秦戰出言打斷:“我覺得戰術指導應該是教練的職責,為什麼我不請個經驗豐富的教練?比如你?”
黑哥看了他一眼:“如果你只需要日常訓練和臨場指導的話,可以。”
秦戰若有所思。
他說的是戰術指導,包括賽前戰術擬定、賽中臨場調整和賽後總結分析,而黑哥說的是臨場指導,只限事中。
這兩者最大的區別,恐怕就在於日常訓練上。
“你的意思是,因為教練要負責日常訓練,所以沒時間分析對手?”秦戰不滿道:“觀看比賽錄影不行嗎?”
“不划算。”
黑哥耐心解釋:“那會佔用教練的私人時間,你要付加班費,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請更專業的戰術分析師?”
秦扒皮啞然。
或許是出手太大方,以至於手下八九隻社畜,誰都沒跟他提過加班費的問題,肝帝羅羅甚至不讓加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