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新井白石後也加劇了鎖國,貿易額雖然少了,但是,日本和大順終究不一樣:大順是個對金銀只吃不拉的貔貅,日本則是盛產金銀只拉不吃。哪怕額定的貿易信牌減半,巴達維亞依舊能拿到不菲的小判金、丁銀,這都是硬通貨。
巴達維亞這邊的一大部分資金,要用日本金銀支撐。
大順這邊的瓷器茶葉等,要運回到歐洲才能換成白銀。而且還有一個對華貿易委員會把持,直通阿姆斯特丹,巴達維亞能沾手的,只是默許可以攜帶一定數量的私貨茶走私回去。私貨茶搭乘公司的船,賣價肯定比公司的低,收入卻不歸公司而是私人,所以這些私貨茶的利益,也是私人的而不是巴達維亞財政的。
董事會現在也沒辦法,往錫蘭投錢,將來肯定有利潤——如果開誠佈公的和荷蘭小股東們說,市民階層們也不傻,其實也能支援。
但問題就在於,好事你說了,那公司的壞賬你說不說?公司財報公開的話,錫蘭這邊的好處大?還是之前積累的壞賬、腐敗更大?
有些頭,是不能開的。
今天開了煽動小股東議事認可的風氣,明天可能就會被要求公開所有的財務報表和投資方向,甚至可能重組董事會。
甚至之前有人提出過,如果大順也支援錫蘭移民計劃,是否可以讓巴達維亞政府,向大順這邊借點錢?以15%的年息,先借著,等著錫蘭這邊盈利了,還了錢就是了。
然而若是以往,說不定也能行。
可現在劉鈺氣焰囂張,咄咄逼人,還要逼著公司剝離對華業務呢,這時候跟劉鈺說借錢,表明公司現在缺錢,這不等於是往劉鈺手裡遞刀子嗎?
現在劉鈺小嘴像抹了蜜似的,諷刺他們“慷慨”,瓦爾克尼爾除了充耳不聞繼續微笑之外,別無辦法。
移民計劃裡,華人移民的待遇和生活條件,可是壓的極低,還要擔心一會兒劉鈺又要找茬呢,這時候自是隻能面如春風,要有唾面自乾的修養。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荷蘭又許多年不造新艦,全憑過去的底子和體面撐著,面對氣勢洶洶的大順,談判的氣勢在簡單的“錢”字上,就被大順這邊徹底壓住。
被劉鈺諷刺一頓,瓦爾克尼爾也知道里面華人的待遇確實是過低了,可他也沒辦法。
現在巴達維亞南邊的火山地區還有華人起義軍,不盡快把北邊的華人移走,也沒法鎮壓起義。
好幾萬人的移民,就算這不是從奴隸海岸到北美殖民地那麼遠,就算這條路走得相當熟悉了,可也是個大專案了。
劉鈺作為大順這邊的欽差,當然是希望“好”。
而巴達維亞這邊,自然是隻剩下“多、快、省”。
“侯爵大人,這是我們能做的最大努力了。就算公司撥款,也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到。我只是個巴達維亞總督,不可能扣押公司的貨款吧?”
瓦爾克尼爾稍稍做了一點辯解,劉鈺又道:“好吧,這件事暫且不說。那到了那邊,人頭稅難道還不取消嗎?你們的肉桂工廠,如果徵收人頭稅,那不是等於徵你們自己的錢?”
瓦爾克尼爾心道廢話,肉桂的錢是公司的直屬財政收益,人頭稅是殖民地地方稅,公司又不撥錢,我們也難啊。
“侯爵大人,我們有我們的困難。您應該明白,移民是要花錢的。而且一些公共建設,也需要錢。”
“人頭稅也是用在公共建設的支出上。而且這也是一個方便的徵稅方式……”
劉鈺笑道:“不是方便,是你們的行政能力水平太差。只會搞包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