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二一二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一二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下) (1 / 3)

“卿之言甚對。”

“東北方向的關鍵,不是界約,而是鯨海、黑龍江江口和蝦夷地的人口。而當地人口,蝦夷可以捕魚捉蝦墾殖,再往北氣候不宜,就只能靠商貿往來。”

“或是捕鯨、或是剝海獅皮、拔海象牙、或是熬油做蠟燭做肥皂。”

“非商貿,人口不能興。否則就會重現當年移民墾殖、移民者煮熟種子言不可存活的情況。那裡畢竟苦寒,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非利無以聚人。”

“此番談判之後,外交部也儘快抽調一批測繪的好手,準備前往朝鮮。朕已經派人和朝鮮王說清楚了,要開闢從平壤到元山的陸路。朝廷會從賠款中出一筆錢,修此路。”

“之前朕也答應鯨侯,除了賞賜將士、開辦實學之外,剩餘賠款皆用於海軍。但鯨侯上書,懇求用此款項修一條路,安設驛站。”

“過些日子鯨侯要下西洋,樞密院那邊的人手,加上外交部這邊的測繪才俊,都抽到一些。藉此機會,繪製朝鮮之圖冊。”

這條路其實是賠錢的。

因為開發蝦夷的人,是商人。

商人要考慮利潤,不可能走這條路,先把人運到平壤,走到元山登船再去蝦夷。

肯定是直接起航,藉助暖流,穿過對馬,順著洋流直接前往蝦夷。

這是一條日本商人都走的很熟悉的路線,大順這邊這幾年航海術突飛猛進,更沒問題。去蝦夷不可能走那條路的。

但朝廷不可能只考慮錢。

這條路名義上是為了運送前往海參崴、鯨海西岸的移民,這邊的移民大部分是半官方性質的,買撲賣出去的只有蝦夷,可能過一陣還要賣掉鯨海西岸的捕鯨權、獵殺海象海豹、或者毛皮貿易的特權。

但除了這些商業性質很濃的特權外,土地開墾等,還有很多是半官方主導的。一些退役計程車兵也會安排前往鯨海西岸。

用劉鈺的話說,先派人過去,畫個圈,把空地圍起來。

但這個圈,怎麼畫、誰出力,這也需要細究。

蝦夷可以不用朝廷出力,靠商業資本來主導,逐漸人口就充實了。

蝦夷以西,那就沒辦法商業資金來主導了,因為不賺錢。

修這條路,也就是找個藉口,加深對朝鮮的影響。李淦想要後代郡縣化朝鮮,此時就要提前準備。

原本是沒這個想法的,之前英國公最多也就是想著趁著朝鮮內亂,加深對朝鮮的控制,從而重現熊津都督府。

可現在不同了。

禮政府郎中趙百泉在朝鮮觀察到的情況,讓李淦確信,完全有機會郡縣化朝鮮。

只是,此事暫時不急。需得一步一步來,先借著修路和移民的名義,在那裡安排一些人手,熟悉當地情況,加深對朝鮮的影響。

待到將來,水到渠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