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新順1730> 第四十八章 二虎競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二虎競食 (1 / 3)

信上都是漢字,德川吉宗親自在聖堂給人講過朱子學,漢學水平還是足夠的。

越是水平夠,看的越來氣。

劉鈺現實義正辭嚴地質問德川吉宗,為何要縱容薩摩藩侵佔琉球?固然是從德川家康時候開始的,但是延續到現在卻未制止,難道這不是罪惡嗎?

知亂而不撥,亦為罪也。

又質問德川吉宗,何以行桀紂之政,徵收超過四成的貢賦,此隋煬亦不恥云云。

看到劉鈺滿篇的仁義,德川吉宗不怒反笑,他是真的被氣笑了。

在劉鈺壟斷長崎貿易之前,也不是沒有其餘船主的唐人風說書,裡面對大順的情況介紹了許多。

的確,理論上大順的正稅不高,可是佃戶依舊繳納將近五成的地租,甚至更高,這些東西唐風說書上都寫的明白。

心想無非是我將稅直接收到手中,而唐國朝廷是沒收那麼多,可是地主依舊收的不少。

況且只怕你唐國尚不如我,若如前朝大明,若能保證公四民六、一人一作、地不得買賣,豈能亡國?若真能做到一人一作、公四民六,只怕亦算是善政了。

又想我雖為了增加收入,又加了稅,以致五公五民,可我至少控制了土地兼併,不至有唐國兼併之勢。即便開了商人墾田、默許租佃的頭,以增加收入,卻也未至之前唐人風說書中富者阡陌相連的程度。

我雖抬高米價,可武士與農民欣喜,商人固然苦痛,可自古仁政,豈有士農工商四民皆喜之政?米價低,則士農苦、工商樂;米價高,則工商苦、士農樂。世間安有兩全法?

越看劉鈺的信,越覺得劉鈺虛偽。

只覺唐國之民尚苦,你既仁義,不去解唐人百姓之苦,何以來用仁義刺我?

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看著這些洋洋灑灑的數篇仁義道德的指責,德川吉宗直接翻了過去。

仁義問題,自有儒生爭辯,這都是毫無意義的問題。

他想知道劉鈺到底想要什麼。

翻過了四五頁仁義、仁德、仁政的廢話,終於到了圖窮匕見的那一刻,德川吉宗駭然,這才明白這一次事情嚴峻了。

他以為大順最大的要求,無非就是讓島津氏謝罪,再不摻琉球事。亦或者又是打嘴炮,逼其朝貢,哪曾想看到後面,句句驚心。

胸間鬱結的氣血不斷上湧,讓他的太陽穴一跳一跳的疼,倒像是江戶灣的海潮洶湧而來衝擊著他的腦袋。

直到看到最後,劉鈺又“很好心”地提醒他,若是不想背這個鍋,可由住在“僭洛陽”的那位去背,亦算是全了兩人一面之緣的交情。

德川吉宗哼哼冷笑數聲,心道你倒好心,連這個都想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