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他們本是天子的職責,如今由他代替,叫人不安。
“我再重複一遍,”他不厭其煩地說道,“攬月臺在仙郊嶺外,通往攬月亭的唯一道路便是這條,”他在輿圖上比劃著。
“兩側都是山脈,一定確保沒有人上山,連我們計程車兵也不行!之後便是攬月臺的佈置:南衙軍派三百人圍站攬月臺以南;北衙軍則派三百人圍站北面。挑出來的近衛士兵都經過我們嚴格篩選,所有人穿著祭服,不佩戴武器,一旦出現變故,他們將用肉身保護天子。”
最後一句話是說給名義掛帥的太保聽的。
太保點頭。
“之後便是攬月臺東西北的林地,每一面藏有精兵一千,絕對隱蔽。”攬月臺是神聖的祭祀之處,士兵穿著甲冑出現是大不敬,因此只能躲藏在看不見的地方。“攬月臺是仙郊嶺的制高點,不過附近較為高的地方已經派人嚴防死守。”
張克釗注視一旁即將流完的沙漏:“最後提醒各位,攬月臺雖然四周平曠,沒法掩藏大量軍隊,但絕不能放鬆警惕!往年天子祭祀前往攬月臺,禁軍有將近四個月的準備佈置時間,可我們只有短短一個月,其中的差異,相信身經百戰的各位已然明白。”
他嚴肅地換了口氣:“出發。”
*
天子鹵簿的陣仗非常之大,古籍中所述“文虎伏軾,龍首銜軛”正印證此番情景。
寬闊的玉石板路上沒有一點灰塵,在一個時辰前,士兵們便用從山中挑來的清泉水將這裡淋掃了一遍又一遍。四匹金鞍血汗馬拖著玉輅平穩前進,馬的每一步探腿都充滿高貴與尊嚴,優雅如一,它們彷彿意識到,自己正拉著全天下最高貴的人前行。鑲銀的馬蹄將很多人辛勞一輩子都沒法得到半寸的玉石地敲響,叮叮咚咚的悅耳聲音是象徵至尊權威的頌歌。
隨著玉輅逐漸向前,看準時機的樂隊奏響嘹亮的曲詩。
張克釗蹲在北面的森林裡,用西域帶來的能夠看遠處事物的鏡子觀察攬月臺。
不知道攬月臺到底花費了多少銀錢,但一定是自西朝建立以來最宏偉壯觀的祭臺。它有兩百七十七層臺階,坐北朝南,整體呈方形,攬月臺之上還有天子專門休息的高臺,高臺完全為石制,工匠們用巧奪天工的手法將純金打造的龍嵌入石臺。巨龍如同從石中飛出,盤踞在天子腳下,溫順而不失威嚴,栩栩如生的面孔讓人覺得它隨時會發出震耳欲聾的龍吟,在一旁還有許多條騰雲駕霧的螭龍,它們縈繞攬月臺,彷彿置身浮雲之中。
攬月臺背後是一口自然清泉,這是攬月臺設立於此的關鍵原因。一旦氣溫上升,水霧綿延升騰,此地便會宛如仙境。
玉輅停下來了。
在旁人的攙扶下,小皇帝從很高的玉輅走下,隨後出來的是傾蓮公主,緊接著,諸重臣後面的木輅裡出來。
年紀都這麼大了,還要爬如此多臺階。張克釗不免可憐那些白髮蒼蒼的重臣。
眾人在臺階前舉辦了一系列神聖的儀式,但張克釗並不感興趣,他繼續觀察其他地方。經過一系列繁瑣流程後,他們總算邁開第一步。
一行人緩緩向上走,即便有人氣喘吁吁也不敢停下,誰都不想在眾目睽睽下落後。
大概過了半刻中,他們成功登上了攬月臺,小皇帝的身影已經非常渺小,幾乎成了一個點,高臺上的風很大,張克釗覺得小皇帝會被吹走,好在這件事不屬於保衛範疇。如果真發生這件事,皇室會怪罪到誰頭上呢?御廚?都怪他沒把皇帝養得白白胖胖。
張克釗沒頭沒腦地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