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得知此事是在幾天之後。
中秋節又過了兩日她才從州城啟程,一進家門聽曹氏說張氏殺了馮癩子,心中並無多少感覺,只問陶申怎麼辦,因大人犯再大的錯,小孩子總是無辜的。
曹氏告訴榴花陶申讓海棠娘子接去了。
榴花聽後釋然了,海棠娘子身體還健朗,照顧到陶申長大成人應當沒有問題。
跟著,孃兒幾個圍在一起看榴花從州城買回來的東西。
“二姐,這個裡面是一對金鐲子,給你成親時當嫁妝。”榴花將一個雕花描紋的小木匣開啟遞給杏花。
“小妹,二姐欠你的,欠家裡的太多了。”杏花捧著木匣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份嫁妝別說在陶家村,就是方圓十里八村都稱得上頭一份,足以讓她風光體面的出嫁。
榴花握住杏花的手,肯然道:“二姐,一家人還說什麼欠不欠的,這多見外啊!唉......也就是你的婚期定在今年,假如等到明年,別說兩個鐲子,就是全副的金頭面,咱家也拿得出來了。”
“這已經很好了,很好了......”杏花淚中帶笑,不知怎樣才能表達心中堆積的情感。
雪花在擺弄衣料,這是笑著道:“二妹,小妹說的對,一家人不說見外的話。爹孃疼愛咱們,小妹也一心替咱們打算,往後咱們呀,就挺直腰桿做人,堅決不給咱家丟臉。”
曹氏將蜜餞糕點開啟拿給大妹二妹吃,聽見三姐妹說的話,道:“杏花,你姐的話是正理,你出嫁以後,爹孃也不指著你盡孝,就盼你日子過得好。只要你們姐妹把日子過好,我這心裡就安樂了。”
“我懂了,娘。”杏花用衣袖抹去淚痕,眼神堅毅。
隨後,母女幾個高高興興討論起做秋衣的事來。
正說笑的熱鬧,陶氏也來了。
“姑,這是我在州城買回來的蜜餞和點心,一會你帶些回去吃。”榴花挑了兩包用鮮花做的糕點拿給陶氏。
陶氏笑著接過,瞧一眼上面印的鋪子名,驚道:“喲,是五芳齋的呀,他家的點心在陵州城裡可是數一數二的。”
“我也是聽說五芳齋的點心好才買些回來給大夥嚐嚐的,姑,你若是喜歡,再多拿些去。”榴花說著又去桌上挑點心。
陶氏忙阻攔道:“夠了夠了,我都這歲數的人,哪還能像小娃似的嘴饞,留著給大妹二妹吃吧!”
大妹二妹看榴花又要拿糕點,眼睛緊緊地盯著,聽陶氏說不要,遂放心了,跑過來抱住陶氏的腿“姑婆,姑婆”喊得親香。
雪花又好氣又好笑,上去將倆閨女拉開,訓斥道:“你們倆個小東西,姑婆平日有哪樣好吃的沒給你們吃?今天自個家有糕點,你們卻生怕姑婆拿走了似的,真是兩個沒良心的小白眼狼。”
倆小女娃聽見娘罵了,小腦袋垂著,一聲都不敢出。
曹氏等人見此鬨笑不已。
陶氏道:“小娃兒哪有不嘴饞的,護食再正常不過。”
眾人笑過,找凳子坐下來說話。
榴花跟眾人講這回在州城的見聞,最後說到與陸韻茜相識,中秋遊湖的事。
幾人聽得津津有味,陶氏感嘆自己離開的這些年裡,州城閨秀中竟然出了這般人物。
榴花遲疑了下,對陶氏道:“姑,這回我在詹家見到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