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華娛那年十八> 240、兩億多鎂元,赴鎂發行(二合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0、兩億多鎂元,赴鎂發行(二合一) (1 / 3)

陸恆一開始升起拍《赤壁》的念頭,還是之前來霓虹時候產生的想法——前世那部電影上下兩部在華夏的總票房是五億多,而在霓虹這邊則拿到106億霓虹幣,換算下來也有八億人民幣了。

不過,連國內票房陸恆都快趕上了,國外票房還能差得了?

02年到08年,歐美和霓虹的電影市場可能沒漲太多,但國內的差距就大多了,就像前世02年,華夏總票房才9億,但到了《赤壁上》上映的08年,就漲到43億。

而《赤壁下》上映的09年,又上浮一大截,全年62億。

僅僅一年時間,漲出來的部分就比02年全年的兩倍還多。

當然,千禧年前後這五年,是內地票房的低迷期,全年連十億都沒有,其實《泰坦尼克號》上映的98年,總票房也有14.5億了,就算刨除那部的3.6億,也依然超過十億。

直到04年,內地總票房達到15億,才超過98年,不過《泰坦尼克號》在內地的票房記錄,直到09年才被《變形金剛2》的4.3億打破。

倒不是《變2》多厲害,而是內地風口起來了,沾了物價通脹、院線擴大、民眾收入提高的光。畢竟《變2》票房才佔全年票房62億的7%,而《泰坦尼克號》可是佔了98年的25%。

而且09年,票房數字隔幾個月可能就被重新整理一次,《變2》之後,《2012》又刷了一波記錄。

說來也有意思,可能卡梅隆發現自己《泰》在華夏的票房冠軍丟了,於是年底立馬丟出來《阿凡達》,不僅把《變2》碾下去,還成為華夏電影史上第一部破10億的電影——至於三年後的《泰囧》,只是華語片第一部破十億的。

最終《阿凡達》直接幹到13億,重回內地冠軍寶座……算一算,從《變2》破了他記錄的7月,到《阿凡達》再次超越的次年元月,也就丟了不到半年的記錄。

至於全球二十多億的票房,還是鎂元,就太讓人眼熱了。

雖說陸恆手握騰訊那麼多股份,別說《阿凡達》的利潤,就算是票房,將來也沒他身家多,加個0都不如,在陸恆回來前,小馬身家就超過三百億鎂元了。

但畢竟是不同的賽道,有不一樣的成就感。總不能你把一個御姐貫穿了,看到一個學姐就無動於衷了。

如果按02年的票房佔比,即使是原先的9億加上現在《赤壁》的將近5億,全年14億,也超過35%了——按09年全年62億來算,這個比例就是22億,是《赤壁》上下兩部的四倍多,差遠了。

而霓虹這邊,雖然現在才90億,但破掉他們前世的106億也只是時間問題。

吳宇森覺得分開兩部能賣更多,但實際上,陸恆合二為一,反而更吃香。

累贅拿掉,精彩更放大,還有諸如陣法——別看前世吳宇森宣傳採訪時說得好聽:

“古代戰爭從來不是街頭混混鬥毆,大家拿著刀槍衝上去一陣砍殺,膽大手黑的就能勝利。古代戰爭中,戰鬥雙方必須要組成戰陣……古代的軍事家非常重視陣法的運用……”

確實,他的《赤壁》裡,兩軍對峙時那陣仗……什麼雁形陣、九宮八卦陣擺得大氣磅礴,但真打起來……特麼還跟以前那些古代戰爭片沒什麼兩樣,“兩人單挑×N”=混混單挑的plus版!

宣傳會起到有利作用,就跟大牌明星加盟一樣,有了這些,決定了一部電影票房的下限——至少開畫票房不會太差,但劇情好不好、細節用不用心、節奏等等,才是決定票房上限的關鍵。

前世陸恆直到回來前,也只是一個演員,頂多就是戲約不斷,拍一部戲能掙個幾十萬,主要角色的話能拿上百萬,這對普通人來說可能就是仰望的高度,但在這個行業……也僅此而已,對整部戲基本沒有什麼話語權,偶爾能改動一下自己的詞,已經算是最大的爭取了。

其實那時候他就有一個夢想,將來有一天,能拍一部完全為劇情服務的影視作品,無論是演員、劇情設計,還是動作、後期乃至音效等等,不用考慮任何掣肘,但那時候對他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其實即使是華藝那種業界頂尖公司,也不可能沒有掣肘。

但現在,陸恆做到了,至少絕大部分都是按照他的意思,而少部分,無非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演員,他放出去一些名額給那些出品公司,即使這樣還有一個前提,演技和形象得達到自己要求。

所以,現在的陸恆,頗有一種得償所願的欣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