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物的爆發都是需要時機的,電影當然也脫離不了這個範疇。
為什麼在前世,02年上映的《英雄》是開創性的意義、是第一部商業大片的里程碑?還有網際網路的門戶年,新浪、搜狐等網站都從02年第三季度開始盈利?
這些當然有關聯。
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不僅經濟水平上來了,還有網際網路也開始在國家的重視下,蓬勃發展,就在上個月,網路通訊集團和電信集團重組成立,標誌著網際網路的新一步跨越。
還有一個重要事件,就是之前汪宇提到的那位龍叔叔,以他為代表的團隊,經過幾年時間的不懈談判,就在今年元旦,華夏正式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
所以,爆發都是有原因的。
當然,這些原因是外因,對於《英雄》爆發的內因,就是張義謀抓住了時機,還有江至強的一力堅持——原本老謀子搞《英雄》是作為文藝片策劃的,就像他之前那些電影,但作為出品人、製作人和監製的江志強,不斷給他分析、帶他去看那些歐美大片,在他的勸說下,老謀子也堅定了決心:搞!這一把搞個大的!
不僅如此,一開始只拉到三百萬鎂元的投資,江至強帶老謀子找到好萊塢投資人的時候,對方說你要是把李蓮潔找來當主演,就追加。隨後老謀子真把李蓮潔找來,而投資也加了一個0。
有了錢,老謀子於是又請了梁潮偉、張漫玉和章紫怡等人,當初採訪的時候,記者提到觀眾認為章紫怡這個角色是可有可無的,編劇王斌解釋說,把章請來主要是考慮到她在國外的號召力,她在國外的名聲其實比張漫玉和梁潮偉要大得多——還是那句話,電影質量有保障的情況下,名氣是加分項,但如果電影不行,誰來也不頂用。
而另一個甄子彈,其實是李蓮潔的面子,原本他那個角色是一個武師來演,但李蓮潔一句話就換了他,而且還加了戲,因為他們曾經是京城武術隊的師兄弟。
於是,這樣一部大片,集結了他們這些大腕……張義謀後來自己回憶那個陣容,都覺得“是個絕唱”。
只是當時誰也沒有料到,不僅海外市場歡迎,國內商業片市場也正處在井噴期。
在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國內的影院經營狀況非常不樂觀。但上映後,《英雄》席捲了全國影廳,拯救了許多瀕臨倒閉的影院。
很多電影院即將倒閉,正是《英雄》的上映,讓他們起死回生,當時有一位影院經理激動地對我說:“我們應該給張藝謀立一塊碑。”
因為它很適合觀眾觀看:震撼的視聽效果,還原的歷史細節,簡潔的故事內容,演員及後臺人員的豪華陣容,並且,《英雄》還將華夏傳統文化中為國為民俠肝義膽的英雄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樣的作品不只受有著中華俠義文化情結的觀眾歡迎,其也因自身所展現的獨特東方文化吸引了許多外國觀眾。
相對於《英雄》來說,陸恆這部《赤壁》單就大腕來比較,沒有它多,但其實這種大腕也僅限國內,而在國內,其實陸恆他們的名氣也並沒有遜色多少——就像06年老謀子拍《黃金甲》,不僅高片酬把周杰輪找來,還加了不少戲。
現在的陸恆,比那時候的周杰輪紅多了。
至於國外,除了李蓮潔外,也就章紫怡有點名氣,但他們也只是加分項,就質量來說,陸恆這部無論劇情還是爽點、節奏、特效都超過他們,足以把他們的名氣抵消,還超過——當口碑起來了,沒有名氣也能發酵出名氣,哪個大腕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大腕,都是透過某一部大片爆火的。
正因為此,《赤壁》國內上映後,首日票房就爆出三千萬的高額!
要知道幾年前,也是由韓平支援馮曉剛拍的那賀歲三部曲,單部總票房三四千萬,但在那個時候,已經讓韓平興奮得不得了,不僅救了他們京影廠,也給韓平投資其他電影帶來了資金。正是有這些成績,韓平才能在後來的改組中,進入華影。
而現在,距離馮曉剛賀歲三部曲最後一部的《沒完沒了》,只過去了三年,當初三千五百萬的總票房,位列當年國語片第二,可陸恆這部《赤壁》首日就差點攆上了。
也難怪韓平喜出望外不說,還對陸恆的淡定感到不可思議。
這特麼是三千萬,不是三千塊!
就算他多少了解陸恆現在的身家,也不應該對這個數額不驚喜啊?
更何況,它並不是某種噱頭帶來的曇花一現,只是開頭高後續會大跳水,根據那些影院的反饋,觀眾好評度非常高,而且口碑已經在各地發酵,基本都是正面評價。
顯然,後續的票房至少不會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