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京影廠這個地方,陸恆有太多的回憶,幾乎從他出道開始,就跟這裡有太多交融,不僅僅是這裡,還有不遠處的一套小房子,承載著他很多美好的回憶。
進門口的時候,陸恆連通行證都不需要,看門的大爺都笑道:
“喲,陸總今天得空了?”
“剛出差回來。”陸恆笑道,順手把兜裡那盒只抽了一根的煙遞給他:“您抽著。”
大爺樂呵呵的接過,指了指裡面:“你不在這的幾天,他們也很認真,都沒偷懶。”
“哈哈,謝謝大爺。”陸恆不覺莞爾。
有好的工作制度,又有現場管理人員,陸恆在與不在,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也是家庭式作坊,到最後能不能成為公司的關鍵。即使是家族企業,也需要好的管理制度,否則最終都搞特殊,創始人在還好,等他退休或者不再了,可能就會出問題。
到了陸恆他們使用的區域,那邊也有門衛,不過這個就是公司專案部的人,看到陸恆立馬打招呼:“陸總您來了。”
“嗯,我來看看。”
“對了,陸總,今天來客人了。”
其實不用他說,站在門口的陸恆已經驚訝的發現,陳愷歌也在這兒,不僅有他,虹姐也在。
陳愷歌一身西裝,揹著手站在片場,仔細的看著,不時還湊到監視器那邊觀察。
而一襲淡雅旗袍的陳虹跟在側邊,搭配一條披肩,看起來溫婉又讓人賞心悅目。
看了兩眼,陸恆才一邊笑一邊走過去:
“陳導,虹姐,好久不見,什麼風把您兩位吹來了?”
虹姐斜瞥了他一眼,揚了揚雪白的脖頸:“咋了,你拍戲還把這兒劃成禁地啦?我們還來不得?”
陸恆哭笑不得:“看你說的,伱們來我歡迎還來不及,怎麼會呢。”
陳愷歌上下打量陸恆,眼裡有佩服,甚至有一抹羨慕,感嘆道:
“了不得啊陸恆,你才多大啊,就搞出這麼大的陣仗,我看了那效果,太大氣了,我之前的《荊軻刺秦王》跟你這個一比,那場面跟過家家似的,了不得,我跟你這麼大的時候……”
本來說得起勁,但說到這裡他突然一愣,摸了摸鼻子。
陳虹在一旁笑道:“你二十二的時候,連京影還沒上呢,估計只會看電影。”
陸恆一想還真是,老陳是52年的,而他78年上京影的時候,都二十六歲了。
不過他們那個年代的人,像他們能等到恢復考試,還有勁頭去考大學,終究能闖出來一條路,好多在工作和勞動中都蹉跎得把書本忘光了,甚至不少都結婚生子,在工作和家庭的操勞中,哪還有心力去考,最終也就沉寂下去。
陳愷歌也只是短暫的尷尬,摸了摸鼻子後笑道:
“那時候跟你們現在比不得,十八歲就能考大學,我考的時候都二十六了,畢業都三十了,人生過了快一半了都。”
“而且那時候,我們在校期間也不能拍戲,直到畢業兩年後才有機會。”陳愷歌說到這裡,又頗有些得意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