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皆在討論武安君的炎黃論,若是武安君在咸陽開設學宮講壇,必定能吸引天下大儒前來,到時候為我大秦所用。”
“炎黃論?這名字倒是起的不錯,但我可對那些什麼大儒沒興趣。”
聽到蒙毅居然想著那些儒生,李凌直搖頭。
他可對儒生沒有任何好感,治國,靠的是法家,爬科技樹靠的是墨家,打仗靠的是兵家,我要你那些之乎者也有何用?
“我說你不會是看上了那些所謂的大儒了吧?孔孟之道的確不錯,但只適合盛世,不適合眼下時局。”
“但是儒家學者眾多,當中還是有些能人異士的,更何況如果能夠籠絡儒家,真要是以後王上一統天下,他們會成為不小的助力。等到天下一統,再做掉儒家那些之乎者也也不遲。”
天下何止千萬儒生,當蒙毅口中如此輕易的說出做掉儒家之人之後,李凌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這傢伙實在是太陰狠了,而且把人命看的如此淡漠,跟他的年齡完全不相稱,更不像他的哥哥蒙恬。
看來呂不韋當初選擇將自己的情報網交給蒙毅,真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玩得轉爾虞我詐的地下工作。
“儒家有些思想在寡人看來過於迂腐,但眼下確實需要他們,若不是這幫人,恐怕楚國今日也不會如此老實。”
嬴政已經表態,他是贊同蒙毅的想法的。
“別,我可不幹這活,我還得整軍呢,沒那麼多閒工夫。”
“武安君不必擔心,只是以武安君的名義來做這件事,只要武安君閒暇之餘過去講一兩次課就行了,不耽誤武安君治軍備戰。”
“可你要知道,儒家的理論很多地方都是與我大秦立國之本法家相沖突的,你能控制得了?”
“這點請武安君放心,倘若有人敢妄圖動搖我大秦根基,我還是有辦法除掉他們的,畢竟誰一生還不會出點什麼意外?”
蒙毅看上去分明很是陽光一張臉,說出來的話卻是每次都讓李凌心驚。
“那好吧,既然如此,我也不多說什麼,真要搞講壇,你去搞就是了,不過先說好,我可沒那麼多時間。”
至此,講壇的事情算是定了下來,現在唯一要做的就只剩下等待了。
等待天下輿論的徹底轉向,等待秦國不再被視為蠻夷,等待李牧的凱旋而歸,等待,等待著秦軍鐵騎做好一切準備之後,東出函谷關,掃平天下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