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你給我記住了,一定要時刻叮囑王上,絕不可以再做任何冒失之舉,不然各個都落的跟我一般,他又如何成為真正的秦王?”
“是,李斯記住了。”
“行了,你回去吧,放心,此番我遠離咸陽未必是壞事。”
隨著李凌大手一揮,三萬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離開了咸陽,一路向西。
而這一切,都是源於五天之前蒙驁返回咸陽之後的早朝。
平定晉陽叛亂之後,蒙武調任晉陽,蒙驁坐鎮咸陽,王紇解甲歸田,軍中人手明顯有些不夠,嬴政藉機直接提出讓李淩統兵。
可在這樣的時候,呂不韋肯定會想方設法安插自己的人手,又怎麼可能會讓李淩統兵?
於是乎,嬴政與呂不韋的第一次較量就這麼展開了。
自以為準備充分聯絡了不少官員勝券在握,可哪曾想真到了朝堂上,隨著呂不韋的表態,先前聯絡支援讓李凌掌兵的人瞬間有一多半倒向了呂不韋,剩下的人已經無足輕重,根本沒法改變結果。
這一番較量下來,嬴政非但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反而將自己不願任由呂不韋擺佈的事實公之於眾,引起呂不韋警覺,甚至還有自己培養的親信也都一併暴露無遺。
老謀深算的呂不韋又豈能僅僅只是防守?
一不做二不休,呂不韋直接提出北地常有叛亂又多受匈奴襲擾,李凌有治國之才又有統軍之能,不如直接去北地當個郡守,統領北地一切軍政事宜。
完美的一石三鳥,原本駐守北地的趙摎從北地返回咸陽,此番直接拉攏了嬴氏宗族,同時把李凌調往北地,統攬一切事務,從而讓贏氏宗族與李凌之間產生隔閡裂隙,最後還讓李凌這個有可能存在的大威脅,唯一會影響到自己控制嬴政的因素直接徹底遠離了咸陽。
看起來三萬多人似乎很厲害,好像李凌沒有吃虧的樣子,可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這樣。
這三萬多人其中只有王翦送給李凌的三百騎兵、百里夢的一百人、自己招募的四百來騎兵以及之前出征的一萬步卒中僅存的最後不到五千人!
實際戰鬥力少的可憐,剩下的都是這些兵士的家眷以及李凌搞來的一些工匠。
而到了北地之後等待李凌的又是什麼呢?
趙摎親信把持的一萬秦軍主力!
僅僅只有一萬秦軍主力,剩下的就連雜兵都在呂不韋的授意下讓趙摎帶回了咸陽。
這一番所作所為,對於李凌來說絕對是埋下了一顆大雷。
親信被李凌弄去了,趙摎肯定對李凌懷有不滿,而這些親信顯然也不會聽命於李凌,李凌等到了北地之後勢必困難重重。
最後由於整個北地這麼大的地盤上,能用的戰鬥力只有這一萬多人,可想而知北地的治安會陷入多麼困難的境地,而萬一匈奴再次犯境,李凌就憑藉這點人馬根本無法與之對抗。
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是要處置李凌還是要讓自己的勢力插手北地,都是輕而易舉!
......
“桓齮恭迎郡守大人。”
歷時二十多天的長途跋涉,總算抵達北地郡治義渠縣,李凌一路上多少對北地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可還是沒有想到會是眼前這幅場景,更沒有想到桓齮竟然會如此明顯的與自己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