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韓之戰並沒有伴隨著李凌的歸秦而結束,反而進入了另一個**。
王紇直取新鄭,韓軍不得不放棄對皋城的圍攻,轉而千里追殺,可當王紇與蒙驁匯合之後,這倆人並沒有進攻新鄭,反而是在韓國國內四處燒殺,窮盡一切手段給予韓國重創。
其實也不是這二人不想打新鄭,而是他們根本打不下新鄭,別看新鄭並沒有多少守軍,可他們手中擁有的都是騎兵,根本無法進行攻城作戰。
這邊秦軍的戰術改了之後,韓軍也不得不做出調整。
面對大秦鐵騎,追是追不上的,所以韓軍主將直接改變策略,一部分部隊進入新鄭防守,主力則全部前往秦韓邊界設伏,等待著蒙驁回秦。
一張足以埋葬蒙驁與王紇的大網已經張開,即便是這倆人不返回秦境,這些部隊也足以困死秦軍。
可一個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意外事件卻打破了秦韓兩國之間的一切謀劃。
一支僅有三千人的秦軍步卒突然在韓軍主力背後冒了出來,不僅如此,他們還一直殺進了韓軍統帥大帳,以近乎全軍覆沒的代價居然擄走了韓軍主將馮劫!
作為馮亭的後人,也是整個韓國唯一還能算的上能打的將軍,馮劫被秦軍抓走直接導致韓國一片混亂,隨後韓王便派出特使火速前往咸陽和談。
正當秦韓和談之時,出使魏國的羋宸也找到了王倌並且返回了咸陽,同時帶來的還有魏圉的賠償與歉意。
等到韓國使者帶著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地將近三分之一返回韓國之時,帶著華陽太后的禮物回孃家的夏太后也從楚國返回了咸陽。
又隔了一日,身處韓國腹地的十萬秦軍返回秦境。
半月後,呂不韋也從邯鄲返回。
因為一場對周王室的戰爭而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終於在這一刻畫上了句號。
有些事情,從這一刻開始,便被提上了日程!
十日之後,秦國大小官員齊聚雍城,嬴異人正式稱帝,同一日趙王也在邯鄲稱帝,二人按照約定稱東西二帝!
在稱帝的儀式上,嬴異人直接宣佈大赦天下,好不風光。
隨後,一系列的論功行賞便如期而至。
呂不韋直接被任命為相邦,成為了嬴異人一人之下的存在,同時作為權衡,羋宸則被任命為左相,雖與右相王倌官職持平,但地位上卻是高過王倌的。
然而,接下來對李凌的封賞卻正如李斯所預測的那般,直接將李凌推向了風口浪尖。
甚至就連已經與華陽太后有過溝通的李凌,都沒有想到最後的結果會是這樣!
李凌親手打下的鞏城成為了李凌自己的封地,但卻並沒有給予李凌爵位,而是給了李凌一個前所未有的職位——太子傅。
呂不韋曾經也是太子傅,可李凌這個太子傅卻與呂不韋當初的太子傅完全不同!
因為現在的大秦,根本就沒有選出太子!
從被任命為太子傅的那一刻開始,李凌將同時負責教導嬴政與成蟜,並培養出合適的太子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