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陸瑾當年可是曾公開向整個異人界招收過弟子,為的就是讓三一門的絕學《逆生三重》傳承下去,但當年想要繼承《逆生三重》的人那麼多,最終卻沒有一個人能讓陸瑾真正滿意。”
“即便是現在繼承著《逆生三重》的那個陸家人(陸琳),也是當年實在沒有繼承《逆生三重》的更好人選了,只能在矮個子裡拔將軍,他這才得以繼承。”
“這足以說明想要繼承《逆生三重》,肯定需要極高且極其適合修煉《逆生三重》的資質。”
“難不成你真的有這樣的資質?”
“晚輩想有,便可以有!”顧惟清意味深長的微微一笑,隨即又徐徐說道:
“由於當年無根生和三一門的恩怨,晚輩對《逆生三重》其實還頗為了解。”
“《逆生三重》的本質,其實就是道家內丹術,從第一重煉谷化精、到第二重煉精化炁、再到至今還未有人能達到的第三重煉炁化神...”
“而提起道家內丹術,便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金鳳婆婆聞言,很快明白過來顧惟清要說的是誰,於是說道:
“你是說二十四節谷的主人張伯端?”
“沒錯!”顧惟清微微點頭:“正是人稱紫陽山人或悟真先生、更是南派丹法祖師爺的張伯端。”
“其所著的金丹名作《悟真篇》,以性命雙修之理,理明內丹之要。”
“後又由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相繼繼承,最終形成丹道的流派稱為南宗。”
“除了南宗以外,另有王重陽開創的道教全真派,稱承鍾呂之真傳,修煉亦以內丹為首務,主張性命雙修,明心見性,以修性為先,稱北宗。”
“而關於內丹修煉的階次,各家方法雖然有差,但一般可分為築基(煉己築基)、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幾個階段。”
“元代陳致虛《金丹大要》中有一段話則能夠很好的概括內丹之道,其中卷四曰:‘是皆不外神氣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順則成人,逆則生丹。何為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謂逆?萬物含三,三歸二,二歸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
“這便是道家的內丹術!亦正是三一門絕學《逆生三重》的本質!”
這些都是顧惟清這段時間透過翻閱典籍而得悉的知識。
為的就是接下來要實施的計劃做準備。
最重要的是...
顧惟清決定以道家內丹術作為今後的修煉路線。
而他之所以要下如此決定,可不是因為《逆生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