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陽茂笑了笑,很自信地說道:“不會的。能夠創作出《發如雪》這種級別的歌曲,林夕在華夏古典文化上的造詣之深,是九成九的人都達不到的。以林夕的文學水平和音樂水平,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正確的。怎麼可能會因為極其個別的人博眼球說一些胡話,就改變自己的風格?”
“你等著看吧,林夕的新歌,肯定還是類似於《發如雪》,風格肯定還是延續他這種‘新式華夏風’,不會有多大改變。”
“問題只在於,他這周創作新歌的狀態時,有沒有創作《發如雪》時那麼好。”
“畢竟要寫出一首能夠流傳多年的封神歌曲,是很吃狀態的。沒有哪一位詩人,也沒有哪一位音樂人,能夠保證自己寫出的作品,每一首都是巔峰。古往今來,都沒人能做到!”
鄧歡歡聽到自己老父親這麼篤定,心裡也基本認可了。
看來今晚還能聽到一首類似於《發如雪》半‘偉大’的作品。
在父女兩人的交談中。
第六位歌手何飛鴻上場。
被譽為古裝第一美人的何飛鴻,這次發揮也不錯。
除了她依然飄然出塵的古裝扮相之外,新歌也明顯帶了一點‘林夕’的痕跡,與上週有所改變。
可能改變沒有汪嘉城那麼大、那麼明顯,但整體而言還是提升了,讓很多觀眾發出了感嘆。
等到何飛鴻下場之後。
在更大的驚呼和期待中,林夕作為最後一位歌手,終於登上了舞臺。
此刻星沙電視臺的觀眾人數,也在這一刻迎來了巔峰。
“東風破?”
在一陣悠揚的琴聲中,電視上浮現出三個字的歌名,滿懷期待的鄧陽茂眼神微微一愣,下意識地道:“琵琶曲?”
鄧歡歡這一點就真的不懂了,問道:“老爸,東風破是什麼意思?我怎麼感覺有點像是古代的詞牌名?但我似乎也不記得有哪一首著名詩詞的詞牌名,叫做‘東風破’?”
作為詩詞大會決賽選手的她,幾乎稍微有點名氣的詩詞,她都能背誦。
但她背過很多詞牌名,比如卜運算元、浣溪沙、憶江南、如夢令、長相思、一剪梅、青玉案、江城子、漁家傲、蘇幕遮、醜奴兒、虞美人、西江月……
她知道的詞牌名,至少有數十種。
可從來沒聽說過‘東風破’。
但是這三個字的含義和解構,下意識的又讓她想到了詞牌名。
直覺告訴她,這三個字大機率是詞牌名。
果然,鄧陽茂點頭說道:“這的確是兩宋時期的一個小眾‘詞牌名’,但幾乎沒有詩詞流傳下來。因為這個詞牌名,據傳本是一個琵琶曲……林夕怎麼會想到以這個微歌名的?難道說,他真要改變風格,寫一首真正古典型別的歌詞?”
剛才他還在信誓旦旦地說,以林夕的文學造詣,心中有數得很,不會被幾個磚家的意見而左右。
結果沒多久,林夕就苗頭不對了。
要是林夕真的放棄了自己開創的大道,轉而寫古曲,那可真的就很不明智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