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歌部分,才是整首歌真正感情深化的點。
整體的旋律,也是副歌最為讓人驚豔。
所以。
被主歌和前奏就已經給震撼得不行,覺得已經封神的聽歌眾人,到了此時已經沒有任何話可說了。
甚至就連專業的音樂人、樂評人,在這一刻腦子都是空白的。
沒有下意識的發揮出專業素養,沒有在聽到一首歌的時候先去分析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
他們的腦海中,只剩下震撼。
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玩兒?
原來,華夏風的歌曲可以寫得這麼具有美感,還這麼好聽?
相比起現在的流行音樂,現在的情歌,華夏風似乎更適合華夏人!
而且,華夏風的歌曲也可以抒情啊!
看看發如雪中所描寫的感情。
我焚香感動了誰?
我等待蒼老了誰?
但不管經歷多少離別,要有多久的等待,在這起起伏伏的紅塵中,即便死去,我也會在墓碑上刻上永世無悔!
這是一種全新的音樂!
即便在這之前,華夏風在音樂圈已經有不少先鋒者在探索。
但現在聽林夕唱完之後,就會發現林夕的華夏風,其實和之前的華夏風完全是兩種概念!
雖然林夕這首歌,採用的也是傳統華夏五音宮、商、角、徵、羽,歌詞也充滿了華夏古典意味,且編曲中運用了大量的古箏、琵琶、笛子、簫等華夏樂器。
可是,裡面也加入了很多西方的樂器,甚至加入了很多明顯的R&B元素。
兩方面結合。
所以這首發如雪的確是華夏風,但卻又不同於原來刻板的華夏風,而是有了很大程度的創新和改編。
這是一種完全的新歌風格!
說一句創始人都不為過!
所以面對這樣的全新流派,在場的音樂人,他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去評價,也沒資格去評價。
能做的,只有欣賞。
即便是半個月前,就已經聽林夕唱過副歌的導演謝葵,此刻再聽林夕在舞臺上演唱,震撼也一點沒減少。
清唱、排練,和真正上了舞臺參加演出的時候,完全是兩種感覺。
“新節目,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