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剝削好萊塢1980> 第六百零三章 上市敲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零三章 上市敲鐘 (1 / 3)

「喂喂,我是富達-麥哲倫基金的,林奇先生定了,如果價格是0美元,我們要100萬股;如果是美元,我們要80萬股;如果是4美元,我們要60萬股。」

「我是紐約州共同退休基金,我0美元要0萬股……」

在ddh上市的前一天的半夜,ceo埃德·巴斯蒂安,就坐在高盛的ipo辦公室裡,看著熱線電話不停的響起,和沒有停歇的傳真機不斷地吐出全世界各地來的報價。

站在他身前,不停的看傳真,和從接線員那裡瞭解最新出價的,是ddh傳媒從時代華納那裡搶來的cfo裡奇·佈雷斯勒。這位年輕有為的高管,本來在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當合夥人。後來進入媒體行業,一路從事電視臺和電臺的收購活動,建立了強大的華爾街關係網。

他和巴斯蒂安一起,和高盛的ipo部門,在路演裡獲得了非常好的評價,預計會得到大約十倍的超額認購。

路演有很好的反饋,主要原因當然包括羅納德的ddh傳媒的資產質量上乘,但是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維亞康姆虧本收購派拉蒙傳媒的影響。

雖然雷石東這次,讓維亞康姆和自身的身價大幅度縮水,但是這樣不計成本,砸鍋賣鐵也要併購派拉蒙的勢頭,被華爾街的一些分析家解讀為業內對大型傳媒集團的估值的上調。

也就是說,這次收購雖然坑慘了維亞康姆和百視達的小股東,但是派拉蒙傳媒並沒有變得不值錢。加上巴里·迪勒的競購,足足把最後的收購價拉抬了五成,也造成了華爾街對一個新上市的中型傳媒公司,有了新的認識。

凌晨兩點一過,就是全美乃至全球的大型投資機構,對ddh傳媒ipo的出價時間。起伏的電話鈴聲,和不停頓的幾臺傳真機,預示著對這家公司的熱情。

這些公司對ipo的認購,也不是隻有一個價格的。他們是按照可能的價格和數量報價的。如果上市價格定的低一些,那麼就買的多一些,上市價格定的高一些,那麼就買的少一些。

而這裡面還有反反覆覆的博弈,如果認購的人,超出了放出去的額度太多,那麼就可能會臨時改變價格和股票數量,來讓更多的認購機構能夠買到優質的上市股票。

這些認購機構,主要分為互惠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對沖基金,和高盛的自營機構幾個主要的型別。他們報出的價格,也各自不同,有像彼得·林奇管理的富達麥哲倫基金這樣的階梯價格報價,也有隻是給出一個上限價格的報價。

這兩個小時,就像是菜市場一樣,高盛的職員在不停地接受各種各樣的報價,然後快速的用軟體把他們整理好,再列印成各種各樣的表格和圖表,讓高層人士們方便做最後的決策。

這個競價的氣氛非常讓人激動,每多一個報價,每高一個美元,在場的所有人的獎金,和期權都會不停地往上增加財富的數字。

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就要過去,掛在牆上的大白板上,報價的機構和數字已經密密麻麻,看得人真的是血脈僨張,連綠色的呢制窗簾被燈光一照,好像都披上了金色混雜綠色的光芒,看一眼都讓人心跳加快。

「董事長來了!」

突然,有個人認出來剛剛走進來的羅納德,後面是他的朋友,ddh的第二大掛名股東,斯坦頓島的老錢家族的代表,小道格拉斯·漢森。

「情況如何?」羅納德徑直走到了ceo巴斯蒂安的面前,再過十幾分鍾,報價時間就會結束,然後就是關鍵的定下發行價的時間了,之後他們還要和各大機構確認,然後大家去紐約證交所開新聞釋出會,最後等待為今天的開盤敲鐘。

「可以說是我們預期的最好情況了……」埃德·巴斯蒂安滿臉

笑容,他的期權靠這個火熱的報價,起碼要比原來心理預期提升了0%以上。

大家對這種媒體性質的股票,都調高了價格。而且還有一些對成長性的預期。和派拉蒙這樣的歷史悠久的公司不同,ddh的資產包裡,沒有太多已經貶值的資產,預計在未來的五年內還能持續的為上市公司產出可觀的現金收入。

國內的投資基金中,有富達旗下的麥哲倫和反趨勢兩個基金,先鋒的00指數,還有普信集團的成長基金,以及普特南集團旗下的幾隻小基金。

而養老基金中的幾隻大頭,紐約州共同退休基金,紐約警察和消防員退休基金,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加州教師退休基金等等都給出了報價。

還有兩支一般不做激進投資的,徳州教師和公務員退休基金也參與了認購。羅納德來之前小喬治已經託人向他表示過了。由於小喬治準備參選公職,所以他個人不參與這次的ipo,他們夫婦的個人投資,只准備在上市以後,投資二級市場合理合法的賺些錢。

另外,保誠金融,大都會人壽,紐約人壽等保險公司也參與了不少認購,不過他們的認購價格和額度比較保守一些。

比較激進的,是對沖基金,包括老虎基金和索羅斯基金在內的數家基金,給出了比較激進的報價。當然,他們一貫風格如此,高盛也不打算給他們太多的額度,這些基金通常會上市以後快速的賣出獲利了結,對股價穩定並不是很有利。

比較令人驚訝的,還是國際上的投資機構,也對這個公司很有興趣。比如高麗國民年金公團,香江的滙豐和怡富資產管理等等。

雖然ddh的路演也去了東亞,但是對方發來的傳真上,給的都是限價單,也就是說,只要在他們訂出的價格以下,不管多少價格都全部按照發行價買進預訂的股份。著實讓人喜出望外。

這說明,這些東亞的認購者,對ddh的評價,超出了一般的投資機構。高盛那邊並不清楚,為什麼會對一家阿美利加的媒體公司如此看重,要不是ddh的盤子不大,他們都要以為東瀛人在索尼和松下之後,又要入侵阿美利加的媒體業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