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維茨様,彼得森様,施瓦茨曼様,這次就拜託了……”
在紐約的半島酒店裡的行政套間裡,索尼社長大賀典雄,正在對三位白種人彎腰致敬,作出非常正式的禮節。
奧維茨也學著大賀社長的樣子,做了個九十度的鞠躬。弄得兩位旁邊的金融精英有點尷尬,只好隨隨便便地也彎腰彎的深了一點。
時間到了五月,索尼公司收購哥倫比亞影業的準備工作,也逐漸開始進入到很深入的環節,大賀典雄聘請了三位阿美利加的相關行業的頂尖人才,作為併購的諮詢顧問,協助索尼進行這項史上最大的東瀛企業併購阿美利加企業的併購案。
三位顧問,除了caa的創始人邁克爾·奧維茨,還有兩位是華爾街新貴黑石投資公司的兩位創始人,皮特·彼得森和史蒂夫·施瓦茨曼。他們是從萊曼兄弟的位子上跳出來,自己成立的投資管理公司的。在去年還幫助老東家萊曼兄弟併購了華爾街最大的股票經紀赫頓公司,拿到了三百五十萬美元的獎金。
正好索尼需要併購專家的指導,他們出重金請來了兩位銀行家,重點處理東瀛企業在阿美利加併購的合規問題。
羅納德在和大賀典雄會面商談的時候,也特別指出了阿美利加法規的複雜性,就像他的新電影“上班女郎”裡的一樣,一個很小的法律漏洞,就可以幫助索尼繞過不可能的壁壘,完成收購。
而請邁克爾·奧維茨的用意,也是羅納德提醒的。索尼購買哥倫比亞影業的最大目標,就是那些長年累月,累積出來的好萊塢最完整的片庫,這裡的版權問題複雜而尖銳,需要一個和好萊塢各大製片廠和各大明星都關係很好,熟悉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的人來協助。
邁克爾·奧維茨正是最合適的人選,他作為經紀人,和所有的明星,導演,和經紀人的都關係很好。所以請他來當顧問,是協助梳理清楚哥倫比亞片庫,牽涉到的版權裡的一些錯綜複雜的關係,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糾紛。畢竟收購以後,索尼還要和這些好萊塢真正有權力的人合作。
而奧維茨和兩位銀行家也很鐘意這項工作,只是簡單的利用專業知識和人脈,就能夠拿到超過國內客戶五倍的報酬,還能有併購成功以後的連帶生意做,也不知道這位大賀社長,怎麼會看中自己的。這不是蛋糕砸下來掉在腦袋上了嗎?
幾人聊了聊併購的進展,索尼方面表示,錢不是問題,問題是要穩妥,索尼不想在出現併購哥倫比亞唱片的時候,出現的那些問題,和民眾和政府的反對意見,最好用一種能夠大家都滿意的方式,來買下哥倫比亞影業。
這種擺明了我要花錢買個清淨的態度,讓黑石集團的兩位銀行家很是覺得滿意,東瀛人為了進入阿美利加市場,還得求助他們這些根基深厚的華爾街銀行家。
他們和大賀典雄確定了幾個大原則,儘量在法律範圍內,選擇能夠引起糾紛最少的收購方式。
“奧維茨様,不知道你在版權的糾紛解決方面,對我有什麼指教?”大賀又過來問奧維茨的看法。
“我想先請教一下大賀社長,請問你索尼為什麼只對哥倫比亞感興趣?”奧維茨面容誠懇地問。
“這事我諮詢了一位好萊塢的好友,他告訴我說,哥倫比亞會是比較合適的併購物件,好萊塢片庫最大,經典電影最多的米高梅,版權情況非常糟糕,會引起很多問題。”大賀也誠懇地回答。
“不知道是哪位好朋友?”奧維茨進一步探聽訊息。
“額……”大賀典雄不知道怎麼回答,羅納德是作為朋友幫忙,把他的名字說出去不一定好。
“我的caa已經代理了好萊塢大約三分之一的著名藝術家,在大明星和大導演的群體裡這個比例還要高,如果你的朋友是我的客戶的話,那沒有保密的擔憂的,我作為經紀人,受到經紀人客戶特權的約束,只能夠為我的客戶利益考慮,否則我會被吊銷執照的。”
奧維茨點出了對方的顧慮,他讓大賀放心,如果能知道是誰在力推哥倫比亞影業的話,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可以為自己攫取利益。
“是羅納德君。”大賀和助理確認了一下羅納德的經紀人,就對奧維茨講了,“正是奧維茨様的客戶。我們很看好他,如果他有意的話,也是一個管理大製片公司的合適人選。”
“羅納德君啊……”奧維茨也裝作親熱的稱呼羅納德,聽這口風,索尼這是想請羅納德擔任併購以後的官司的製片業務嗎?這職位我也想要啊……
“他對好萊塢的觀眾的理解可謂是非常有天賦了,不過他進入好萊塢的時間也許不夠長,其實在好萊塢,還有一家公司,也許不哥倫比亞還適合你們……就是環球……”
“願聞其詳……”大賀典雄也請奧維茨繼續說,花大價錢請這位來做顧問,不就是購買的他的這些人脈嗎?
“哥倫比亞在好萊塢的黃金時代,也不是三家最大的製片廠之一,而且在七十年代開始的新好萊塢運動中,環球和福克斯才是引領潮流的兩家,他們的經典電影也是最多的。”
奧維茨這話到沒有胡說,分別發掘了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的兩家制片廠,再加上原來艾斯納掌舵的派拉蒙,在新時代裡才是拍攝經典電影最多的。
“這事情,羅納德君也早就說過,不過我們已經收購了哥倫比亞唱片,對哥倫比亞影業的人事,更加熟悉一些。”大賀典雄找了個理由。其實真正他更喜歡哥倫比亞的原因,也就在於他不是好萊塢最頂尖的領頭羊,羅納德說過,併購的成敗,最終要看民眾和政界對這個行為的接受程度。
在美日雙方為了半導體爭端鬧得正不可開交的時候,要是收購好萊塢最頂尖的那三家,那麼造成的媒體上的聲勢,無疑要比哥倫比亞大得多。保險起見,再加上有哥倫比亞唱片的人脈(兩家分開不久),他們對哥倫比亞影業的版權狀況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