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訴韋德案最高法院判決之前10年,“辣身舞”就觸及了女性的墮胎權問題。
辛西婭·羅茲扮演的彭妮·約翰遜,是整部影片成立的關鍵支點。彭妮未婚被侍應騙感情懷孕,baby才有機會和強尼一起練習舞蹈。
而彭妮那時候沒有錢,只能找江湖醫生做手術,才會引出baby找來父親借錢給彭妮,之後拉父親來給彭妮再次治療,避免出意外。這才能引出baby父親豪斯曼醫生和最愛的女兒反目,反對她和強尼的戀情的情節。
這樣的情節,非常讓人難以忽視。只要不是那些未經事的少男少女,都能從羅納德剋制的導演和剪輯中,瞭解還原事情的原貌。
這些影評人,都是從六十年代風起雲湧的女性的解放事業中走過來的。很明白在最高法院沒有判決羅訴韋德案之前,豪斯曼這樣開明的好醫生有多麼難得。
也讓最後他同意女兒和強尼交往,並且送baby去國外參加肯尼迪倡導的和平隊運動,援助第三世界國家,有多麼的不一般。
這簡直就是所有少女的夢想。這些中年女性,看著電影都懷念起年輕時候的往事。最後在baby和強尼重新摟在一起的鏡頭裡,她們簡直要感動的哭出來。
最誇張的是華盛頓郵報的麗塔·肯普利,她在dc政治中心的最大的報紙工作,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兩位主角能克服族裔,階層,財富,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距,最後走到一起的困難。
麗塔拉著羅納德,逼問他後來的情節:
“快說,羅納德,後來baby和強尼是不是在一起結婚了?嗯?是不是強尼被百老匯選中出演音樂劇?baby從非洲和平隊工作回來以後就嫁給他了?嗯?”
“我說不好,這應該由觀眾來決定。”羅納德為了電影能夠避免被猶太幫地址,各種細節都做到含而不露,比如最後男女主角只是在一起跳了一支舞蹈,沒有任何暗示她們未來結局的細節。
“你不告訴我,我就給伱寫差評!”麗塔不依不饒。
“對,羅納德你這個壞蛋,差點把我弄哭了,你敢讓baby和強尼分開,我就在影評裡罵你,小壞蛋。”華爾街日報的朱莉·所羅門也上來作出一副惡狠狠的樣子威脅羅納德。
“有話好說,我投降。”羅納德裝著她們威脅得逞,把自己的苦衷說了一遍。自己怎麼因為女主角是猶太女孩,就被好萊塢的猶太勢力威脅。
和猶太人達成協議,不會主動在電影裡披露出來baby的族裔,並且把baby和強尼的床戲,以及兩人對未來展望,要克服一切困難在一起的鏡頭都刪掉。
結果這種退讓還是引起了猶太人影評家的反對,這才不得已請寶琳·卡爾出面來作出彌補。
“其實這部電影我已經很含蓄了,除非你是六十年代長大的猶太人,不然你很難看出來卡茨基爾是羅宋湯帶只招待猶太人的度假酒店。也不一定會知道baby是猶太姑娘。這個故事,並不會因為兩位主角的族裔而改變的。”
“對,我們支援你。這部電影的中心,其實是baby自我成長的故事。”幾位女性影評人開始發飆,這麼好的電影,怎麼就有人要給它打低分?這是犯罪!
而且男主角帕特里克·施維茨還這麼帥,要是能和他共舞一曲就好了。
……
幾天後,拿到了這些女性和非猶太裔男性影評人送來的稿件,羅納德樂得開心的很,在辦公室裡和米歇爾·坎諾德等人慶祝。
“看看,我在好萊塢還是有些人脈的。”
“那是肯定的,羅納德。你當導演以來幾乎所有的電影都票房不錯,這些影評人也是要跟著成功人士的的足跡的。”坎諾德很高興,變相吹捧老闆。
“主要還是我的這部電影有女性的解放的劇情,編劇埃莉諾的水平高。”羅納德謙虛一下。
“那還是你的人脈起了作用,要不是寶琳·卡爾幫忙,我們也找不到這麼多著名媒體的影評人來。”
“那裡,那裡,我們白日夢公司投入了這麼多資源,總要聽個響的。”羅納德對在那邊傻笑的小道格拉斯點頭,這個發小不怎麼在乎投入,只要能夠拍出有名的電影,他就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