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個可怕的殭屍衝了過來,用一支扳手活活劈死了他。
“這是殭屍片?難道不是科幻片?”
羅納德認出了這些臉如死灰,說話低沉的殭屍妝容,就是四年前的低成本剝削片“活死人的黎明”帶起的風潮。之後有一批跟風剝削片都是人類大戰殭屍。
雷吉娜打死了殭屍,開著男友的摩托車回家。家裡除了妹妹薩曼莎,其他人都變成了灰燼。
姐妹倆聽到了電臺還在播放節目,兩人去了電臺。發現了另一個倖存男子赫克託。
電臺播放的是定時錄音帶。妹妹薩曼莎臨時做起了dj,向倖存者播放流行音樂,呼喚他們來電臺會面。
姐妹倆在商場裡隨便亂換漂亮衣服,在一首好聽的歌曲伴奏下,自娛自樂搞起了換裝時裝秀。
歌很好聽,就是歌詞有點奔放,“姑娘們只是想找點樂子(girl&nbp;&nbp;jut&nbp;&nbp;wanna&nbp;&nbp;have&nbp;&nbp;fun)”
誰知廣播沒有引來倖存者,只引來了一群強盜。好在姐妹倆的父親是軍官,從小就在靶場打靶。她們撿起一種短短的衝鋒槍,和強盜槍戰,最終打敗了他們。
妹妹薩曼莎的的廣播被一個地下掩體的政府科學家聽到了。他們派出直升機把姐妹倆接到了掩體裡的科研中心。
“咦,這個女科學家不是瑪麗·沃羅諾夫?”羅納德又認出了一個合作過的演員,“搖滾高中”裡演古板的女校長的。
驚訝之下,羅納德醒了過來。
“咕……咕……”羅納德到洗手間給自己到了一杯水,一仰脖子喝了下去。
這次夢見的場景相對比較清晰,而且時間也比較長。羅納德坐在桌子邊,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夢見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不大像羅納德心裡的大製作。裡面的演員很少,要用臨時演員的場景,也都是特寫和近景,這樣不用僱傭很多臨時演員。
但是另一方面,電影的投資好像又很大。紅色的天空,空曠的城市,如果是搭景,耗資應該在百萬級別。如果是實拍,那麼光是申請手續的耗資也不低,還要搭上大製片廠的人情才能請動政府配合。
到底有沒有彗星撞地球的鏡頭呢?這個電影和自己寫的劇本有不少巧合的場景,但是也有一些不同。一下子羅納德有點拿不定主意。
還是想想為什麼會夢到電影吧。
羅納德在紙上列出了自己做過的事情。
網球,冥想,健美操,這些運動和夢境的時間有點對不上。
是不是因為自己正好寫了彗星相關的劇本,有摩托車,白拿商場衣服,電臺播放訊息等等情節?
也不是很對,這個劇情梗概,自己已經寫了好幾天了,為什麼是今天夢見呢?
或許是因為自己見到了演主角的凱瑟琳·瑪麗·斯圖爾特?
有可能。
回想“搖滾高中”,“名揚四海”,“快節奏的里奇蒙高中”,以及“世外頑童”幾部自己夢見了片段的電影,都是看到了或者自己寫到了劇本情節,然後認識在電影裡演主角的演員。
也許看過/寫過劇本,加上認識參演的演員,才是自己夢見電影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