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隆索是一個拉丁裔的攝影師,留著墨西哥式的小鬍子。他五十不到,面相沉穩,說話有點西班牙語口音。和羅納德等人打過招呼之後就投入了工作。
他把攝影機開啟,裝上報廢的膠片,然後開始反覆地開機和停止。
ultracam的噪音本來就比潘那維申,阿萊等牌子要大,在辦公室的室內環境下,更有一種嗡嗡的迴響。阿隆索拎起攝像機跑到角落裡去實驗去了。
羅納德去圍觀了一會,但是阿隆索不怎麼愛說話,只是反反覆覆地開機,停止,馬達把廢膠片轉完了,阿隆索又拆下反過來裝上,再開機重頭來一遍。
羅納德看得氣悶,又回到了椅子上閉目養神。在拍攝時間,休息對導演來說是非常奢侈的,他必須抓緊空閒時間。
等了很久,ultracam的技術支援人員終於到了。他問過了攝影機的症狀,也不去那邊看阿隆索除錯機器,只是順手拿出一本維修申請單,讓攝影指導填寫。
“是什麼問題?”羅納德站起來圍觀。
“老毛病,機器有不明原因的馬達過熱,使用柯達某些型號的膠捲,也會隨機發生底片起霧的情況,好在不是很嚴重,只有大約0%的情況,洗印的正片投影在銀幕上,會略有模糊不輕的情況。”
“只有?”羅納德已經氣得不想爭辯了。
這又不是規律性的出問題,你不知道拍的10條裡哪條會出問題。必將對“快節奏的里奇蒙高中”的拍攝情況造成很大影響。
“有什麼解決辦法?”攝影指導馬修聽羅納德的口氣,就知道導演要生氣,趕忙問ultracam的專家。
“我們可以提供一臺備用攝影機,然後回去修理。但是你知道的,備用攝影機我們也無法保證在你的拍攝環境內執行良好。這個起霧的問題出現的很隨機,我們一直沒辦法找到規律。”
“那馬達卡膠片的問題呢?”
“那是馬達和膠片匣的外殼配合問題,這臺攝影機為了追求短法蘭距和緊湊的整機大小,反射鏡片設計的也比較緊湊,膠片盒和鏡頭組靠得很近,我們懷疑有的時候外殼微小的形變造成了卡殼。”
“喀”,卷片馬達的聲音嘎然而止,阿隆索按下了停止開關,用略帶西班牙語口音的英語說道,“我想我找到原因了。”
“是什麼原因?”
阿隆索沒有解釋,而是對攝影助理說,“你去拿一個東瀛生產的panaonic牌攝影機電池來。”
然後對著羅納德和馬修說道,“我想你們只要換上panaonic牌子的電池,卷片器卡膠片的問題就可以解決。
羅納德和製片人林森等人互相看了眼,對這個阿隆索說的話半信半疑。
一邊ultracam的技術支援人員也開口了,“這不是電池的問題,而是卷片器的馬達不能夠帶動膠片前進,我們復現過這個故障,出問題的時候電池的指示燈都是亮的。”
阿隆索也不分辨,只是拿起助理剛拿來panaonic相容電池,喀叭一下裝上了攝影機。
“這樣就可以了,我保證不會再出卡膠片的問題。至於有一些膠片起霧,那是設計上的毛病,我只能減輕起霧的現象,不能根除。”